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光伏负反馈促需求兑现,关于整车厂“灵魂”的思考-210704

《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光伏负反馈促需求兑现,关于整车厂“灵魂”的思考-2107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光伏负反馈促需求兑现,关于整车厂“灵魂”的思考-21070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能源:光伏“负反馈-降价促需求”的预期开始兑现,半年报预计各环节分化较显著;维持光伏板块整体推荐,短期重点关注涨幅显著落后板块且仍存预期差的硅料环节、以及辅材/设备优质差异化二线公司。 本周初,中环、通威两大硅片/电池片龙头先后大幅下调产品报价,中环硅片报价较5月底调降8-9%,通威主力尺寸产品调降约7%,对于外购硅片/电池的组件企业,相当于成本端下降6-8分/W,或许是受到7月中游产品价格调降预期强烈的影响,近期调研反馈部分组件厂7月排产计划较此前显著下调的6月略有回升,并获得核心辅材供应商反馈佐证,产业链通过终端需求负反馈倒逼中上游降价、从而触发下半年高刚性终端需求释放的逻辑,正逐步如期兑现。 考虑到外购硅片/电池需求较多的组件厂多为二三线企业为主,而此类企业在此前央企招标中的中标价格相对偏低(1.65元/W以下为主),因此当前产业链降价水平或仅能起到“部分订单开始具备生产交付能力”的效果;而对于一体化程度普遍较高的一线组件企业,由于硅料价格暂未明显下降,因此其成本水平仍相对稳定。 考虑到硅料/硅片环节的相对供需关系,我们此前明确提出“硅片先降价应是硅料降价的必备前提条件”,考虑到当前时点产业链价格水平下,硅片环节盈利已显著压缩,硅料降价条件逐步具备,因此我们预计后续硅料价格呈现10-15%的降幅是可能的。 但我们必须再次强调:考虑到1)当前硅料厂的低库存水平;2)硅片产能的持续释放;3)下半年几无硅料新产能释放及终端需求刚性的明确预期;年内可预期的硅料价格降幅预计十分有限,即使Q3降幅较大,Q4再次反弹也是大概率事件。 本周通威预告的半年报业绩,如我们所预期的实现Q2单季同环比的三位数以上高增长,预计下半年仍有望继续维持季度业绩环比增长/同比高增的趋势。 此外,本周金晶科技先后发布半年报超预期高增预告以及马来西亚深加工玻璃产线投产;金辰股份则宣布首台自主研发的HJT用PECVD设备运抵国内老牌异质结生产企业晋能科技;对应股价均有靓丽表现。 对此我们重申一下6月初中期策略报告及近期路演中提出的一个观点:光伏板块部分优质二线/差异化辅材、设备企业,在业绩弹性和市场研究预期差方面都大于所在环节龙头,但估值却反而通常呈现折价,因此对部分流动性不敏感投资者来说,此类标的普遍具有较好的风险收益比。 新能源车:智能化趋势下,整车厂与供应商关系演化路径的思考;推荐:1)受益美国市场保发的日韩电池供应链;2)高景气持续的隔膜、6F等环节;3)低估值整车及智能化受益零部件。 本周上汽集团董事长公开表示不接受华为作为第三方为上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形式,而要将“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沦为“躯壳”。 对此,我们分享一下对智能化趋势下,主机厂和供应商关系演化路径的思考:智能化趋势下,未来主机厂将分为三类:1)依靠第三方全栈智能化的赋能;2)垂直自研(如特斯拉)、3)生态共赢(主机厂掌握部分核心技术)。 供应商角度,我们认为同样将演化为三种类型:1)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一方面,精力有限,较难跟众多主机厂实现深度的绑定合作(华为内部人士回应:huaweiinside模式目前只有三家,不可能也没精力与所有车企实现这种模式);另一方面,与上汽的观点类似,很多主机厂不愿意将智能驾驶核心技术(比如算法等)委与外人。 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抛弃封闭的Mobileye而转投更加开放的英伟达,百度则亲自下场造车。 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出路或将是下场造车,或者赋能几个品牌(相当于代工厂模式),再有就是走向2B领域,如商用车、干线物流、港口物流等场景(这些领域客户主要关心成本,对品牌不敏感)。 (后页正文续)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全球疫情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