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双环传动-002472-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与机器人业务高增长-221016

文本预览:
双环传动(002472) 事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42.29%-62.62%,扣非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55.12%-78.98%;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1-4.11亿元,同比增长72.59%-81.42%,扣非归母净利润3.6-3.8亿元,同比增长90.74%-101.33%。 点评: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单季度归母利润创历史新高。公司预计Q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以中枢1.5亿元计,同比+53%,环比+14%;Q1-Q3归母净利润3.91-4.11亿元,以中枢4.01亿元计,同比+77%。主要系公司积极优化内部产能结构以更灵活地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提高内部管理精细化,持续推动降本提效、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质量,实现在质量、交期、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推动业绩稳步增长。 产能逐渐释放,Q3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0%。Q3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营业收入相较同期增长超过220%;Q1-Q3营业收入相较同期增长超过280%。主要系(1)二季度末公司已建成260万套电驱动减速箱齿轮产能,产能逐步释放带来收入增长,此外公司计划于年底将产能扩大至400万套,新增产能将于四季度末集中形成;(2)公司与比亚迪、广汽集团、蔚然动力、日电产等全球领先的电动车制造企业合作,在产品力不断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过程中增强了客户合作粘性。 精密减速器业务迎来收获期,子公司环动科技Q3收入增长超75%。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已形成工业机器人用全系列RV减速器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2020年4月公司将减速器业务划拨至新设立环动科技子公司,环动科技积极布局工业机械人的主要减速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今年以来产销量显著提升,Q3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5%,Q1-Q3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齿轮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30、7.69、10.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30、23倍。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疫情缓解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双环传动-002472-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与机器人业务高增长-22101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双环传动-002472-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与机器人业务高增长-221016(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新能源与机器人业务高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双环传动(002472) 事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42.29%-62.62%,扣非归母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55.12%-78.98%;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91-4.11亿元,同比增长72.59%-81.42%,扣非归母净利润3.6-3.8亿元,同比增长90.74%-101.33%。 点评: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单季度归母利润创历史新高。公司预计Q3实现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以中枢1.5亿元计,同比+53%,环比+14%;Q1-Q3归母净利润3.91-4.11亿元,以中枢4.01亿元计,同比+77%。主要系公司积极优化内部产能结构以更灵活地匹配下游客户的需求,同时提高内部管理精细化,持续推动降本提效、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质量,实现在质量、交期、成本上的竞争优势,推动业绩稳步增长。 产能逐渐释放,Q3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0%。Q3公司新能源汽车齿轮营业收入相较同期增长超过220%;Q1-Q3营业收入相较同期增长超过280%。主要系(1)二季度末公司已建成260万套电驱动减速箱齿轮产能,产能逐步释放带来收入增长,此外公司计划于年底将产能扩大至400万套,新增产能将于四季度末集中形成;(2)公司与比亚迪、广汽集团、蔚然动力、日电产等全球领先的电动车制造企业合作,在产品力不断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过程中增强了客户合作粘性。 精密减速器业务迎来收获期,子公司环动科技Q3收入增长超75%。公司通过多年技术积累,已形成工业机器人用全系列RV减速器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2020年4月公司将减速器业务划拨至新设立环动科技子公司,环动科技积极布局工业机械人的主要减速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今年以来产销量显著提升,Q3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75%,Q1-Q3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65%。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新能源汽车与机器人齿轮龙头,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5.30、7.69、10.0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30、23倍。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疫情缓解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