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

上传日期:2022-10-14 12:30:15 / 研报作者:孙灿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pdf
大小:43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

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
文本预览:

《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22101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川财证券《科技制造行业跟踪:科技制造产业链核心数据跟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跟踪点评   10月13日上证指下跌0.30%,沪深300下跌0.84%,创业板综上涨0.80%,中证1000上涨0.96%。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中,科技与制造相关的有电力设备、环保、电子、通信、机械设备、汽车、国防军工、轻工制造、传媒、石油石化、计算机、家用电器等11个一级指数。   科技及智能设备产业链涉及的11个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前三的板块是计算机、通信和国防军工分别实现了2.67%、1.05%和0.88%的涨跌幅;排名后三的板块是电力设备、电子和机械设备分别实现了-0.37%、0.13%和0.25%的涨跌幅。   计算机板块中今日有19只股票涨停,无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有科创信息、中科江南和数字认证,涨跌幅分别为20.02%、20.00%和13.89%;排名后三的股票为天阳科技、证通电子和狄耐克,涨跌幅分别为-6.81%、-3.59%和-3.50%。   电力设备板块中今日有1只股票涨停,1只股票跌停。排名前三的股票为华宝新能、恒润股份和上能电气,涨跌幅分别为15.84%、9.99%和8.89%;排名后三的股票为联泓新科、鸣志电器和爱旭股份,涨跌幅分别为-9.94%、-6.59%和-6.05%。   今日市场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板块表现较好,数据安全、信创和华为鲲鹏等概念板块领涨,本次反弹仍应定位为超跌反抽,今日可能是超跌板块的轮动反抽。本次反抽的持续性还需观察,反弹高度仍不宜过于乐观,但对市场来说,明显有利于市场悲观情绪的缓解。   行业要闻   车载摄像头订单已排到4个月后行业增长空间广阔(财联社)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车载摄像头开始大范围运用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部位,以更好地保障驾乘人员行驶安全。如今,越来越多人在购车时,都将车载摄像头数量作为重要参考项。深圳一家车载摄像头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8月份已经把12月份的订单排完了,近两年车载摄像头销量增幅每年都在40%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成熟,目前L3级智能汽车所搭载的车载摄像头数量已达8颗以上,未来L4、L5级智能汽车有望达到15颗,车载摄像头的应用空间非常广阔。机构指出,车载摄像头作为ADAS感知层的核心传感器,将受益于ADAS的渗透升级,实现量价齐升,增长空间广阔,预计2025/2030年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将达到922/1645亿元,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9.4%。   上海:强化推广应用,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占比超50%(财联社)   10月1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市规划资源局副局长张玉鑫,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季颖秋出席,介绍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提问,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创新,交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领域,请问如何进一步促进交通与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交通等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汤文侃介绍,以数字化和低碳化为目标,上海将全面打造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体系。   在数字化领域,一是全力推动车路协同建设。目前全市已开放1299公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车路协同道路已建成110公里,近期还将新增280公里,并在嘉定安亭、临港产城融合区、浦东金桥等重点区域实现骨干道路车路协同率达100%,全力打造无人公交、无人配送等10个以上“车、路、网、云”协同应用场景。   二是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终端发展。力争到2025年塑造3个以上具有上海标识度的品牌,打造10款以上爆款产品,产值达到5000亿元,具有辅助自动驾驶功能(L3)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70%;具有高级自动驾驶技术(L4)在物流运输、环卫、客运等方面实现应用。   三是交通服务融合化,深化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建设,推动随申码、公交乘车码和地铁乘车码“三码合一”,为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提供“一码畅行”服务,并逐步拓展至商旅文等出行场景,推动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出行生态圈;完善全市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停车服务“一网通行”,目前已接入全市4700个停车场和100万个公共车位,计划年底覆盖所有市级三甲医院,并将全面提升医院停车预约、小区错峰共享、智慧停车场等场景的市民体验。推广出租汽车“一键叫车”应用,帮助老年人叫车,目前已完成500个点位建设,后续将加大完善布局。   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规范标准,推动高度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在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试运营;依托浦东立法优势,推动无人驾驶在特定区域逐步实现商业化运营。   在低碳化领域,一是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预计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二是强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25年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占比超50%,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等新能源占比超过80%;推动公交和环卫等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2025年力争达到1万辆规模。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充换电设施规模、运营质量和服务便利性,2025年建成充电桩76万个,换电站300座,车桩比不高于2:1;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实现重点应用区域全覆盖。   四是深化政策引领,出台燃料电池汽车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氢站专项规划、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出台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专项政策。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贸易冲突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