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

上传日期:2022-10-14 07:00:01 / 研报作者:蒯剑2019年水晶球电子最佳分析师第1名
李庭旭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pdf
大小:2.0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
文本预览:

《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221013(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制造限制加剧,设备零部件国产化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美国加大对国内芯片产业限制, 倒逼上游环节国产化加速。 10 月 7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 BIS)公布了一系列更广泛的出口管制新规, 半导体制造端限制延伸至 18 纳米或以下的 DRAM 芯片、 128 层或以上的 NAND 闪存芯片和 14 纳米或以下的逻辑芯片。 我们认为,此举虽然对国内存储、先进逻辑工艺短期产能扩充带来负面影响,但将倒逼国内晶圆厂加速国产设备、材料、零部件验证和导入步伐,半导体上游环节国产化将持续加速。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壁垒高、空间广,全球市场空间超 500 亿美金。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位置,其直接下游包括半导体设备厂商和晶圆厂:半导体设备厂商采购零部件用于半导体设备的生产, 全球半导体制造厂采购的零部件通常作为耗材或者备件。 设备厂商直接采购端, 我们假设设备厂商平均毛利率为50%, 前道设备直接材料占比约 90%, 则全球来自半导体设备厂商的零部件需求为462 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 × 设备厂商成本率×直接材料成本占比) ,中国大陆来自半导体设备厂商的零部件需求为 133 亿美元; 晶圆厂采购端, 根据晶圆产量推算,中国大陆晶圆厂零部件采购额约为 13 亿美元,全球晶圆厂零部件采购金额约 100 亿美元。 综合来看,全球 / 中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空间为 562 / 146亿美金。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空间广阔, 国产设备厂崛起加速零部件国产化。 从细分领域来看,石英、喷淋头、边缘环等零部件国产化率仅达到 10%以上,射频发生器、MFC 等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在 1%-5%,而阀门、静电卡盘、测量仪表等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足 1%,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近年来,国内晶圆厂采购国产设备的比例持续快速增加,国内设备厂商亦加大采购国产零部件,双重催化下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我们持续看好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相关业务业绩弹性。   下游供应链安全诉求叠加本土优势和成本优势,国内零部件厂商成长动力足。 目前整体来看国内设备零部件厂商产品线相对较少,大部分厂商聚焦一到两个细分领域,未来,国内厂商一方面将受益于已有产品在客户端的份额提升,另一方面也将持续受益于产品线的开拓。以上成长逻辑顺畅,既受益于下游客户强烈的供应链安全诉求,也受益于国内厂商本土优势和成本优势: 对于国内设备厂商以及海外公司在大陆的产线,一方面,由于国内零部件厂商靠近终端市场便于零部件返修,且交货周期易于控制;另一方面,国内零部件厂商由于运费成本以及关税等因素影响,成本具有一定优势,随着国内厂商技术进步以及产线丰富度提升,有望进一步切入国内产线供应链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建议关注富创精密、神工股份、江丰电子、万业企业、新莱应材、华亚智能。   风险提示   晶圆厂扩产进度不及预期、 国内厂商验证进展不及预期、 零部件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 假设条件发生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