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221013

文本预览:
当前英国国债市场,部分养老金面临抵押品不足只能抛售资产,导致英国国债以及英镑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同时日本国债市场连续四天没有成交,市场对海外流动性担忧加剧。我们认为,尽管当前全球离岸美元流动性有隐忧,但从中长维度看,短期冲击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性因素。 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是过去十年最大 2022 年,看幅度,年初至今(截至 10 月 10 日)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已经超过12%,这是过去十年以来单年贬值最大。 再看节奏,今年有两波贬值都是短期急贬,尤其是第一波,4 月第三周单周贬值幅度超 1100 个基点,创下 2015 年“811 汇改”以来第二大单周贬值幅度。最后看绝对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从 6.7 一路上移到 7.1 左右,甚至阶段性突破 7.2 关键点位,这是 2014 年以来极值。 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经历两段“尖峰时刻” 今年 4 月和三季度末,人民币分别走过了两段“尖峰时刻”。 “尖峰时刻”之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出现大幅调整。4 月和 9 月,上证指数两次均跌至 3000点附近;10 年期国债利率也在此期间均调整了约 10BP。强势美元的另一面是非美货币集体走弱,人民币亦不例外。本轮人民币贬值有着深刻的全球共性背景,当然也有中国自己个性的国别因素。理解今年人民币贬值动因,我们才能够把握未来人民币演绎趋势。 今年人民币贬值已经走过两个经典“路标” 每一轮全球贸易周期从扩张走向收缩之时,非美经济体国际收支恶化,美国贸易赤字开始收敛,美元走强,中国出口下行,人民币便将开启贬值趋势。也就是说,2020 年疫情启动的全球贸易周期见顶,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趋势性结束。这是今年人民币贬值的第一个“路标” ,也是 4 月人民币急速贬值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高企的能源价格加剧非美国家的国际收支急速恶化,依赖能源与大宗商品进口的主要工业国纷纷陷入贸易逆差,德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出口顺差强国亦不能避免贸易逆差。 然而另一面是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迟迟不下,美联储不惜一切代价收紧货币压制通胀,最终全球见证了三季度美元指数创下近 20 年新高。超强的美元指数是今年人民币贬值的第二个“路标” ,也是 8-9 月人民币经历“尖峰时刻”的全球大背景。 第三个“路标”?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 出口增速回落趋势可能才开始,这意味着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压力或将持续加大。在美国通胀未回落到 2%之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只有一个鹰派选择。内外两大因素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难以维持强势。 一方面是历史罕见的强势美元指数,另一方面是偏离历史正常区间的国内需求。本轮人民币汇率表现同样可能突破历史常规经验。 人民币汇率下一个关键时刻,可能在跨境资金的平衡被打破之时,尤其是出口增速由正转负的阶段。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欧洲能源短缺进一步加剧。
展开>>
收起<<
《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22101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221013(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宏观事件点评: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当前英国国债市场,部分养老金面临抵押品不足只能抛售资产,导致英国国债以及英镑兑美元汇率大幅波动,同时日本国债市场连续四天没有成交,市场对海外流动性担忧加剧。我们认为,尽管当前全球离岸美元流动性有隐忧,但从中长维度看,短期冲击并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性因素。 今年人民币贬值幅度是过去十年最大 2022 年,看幅度,年初至今(截至 10 月 10 日)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已经超过12%,这是过去十年以来单年贬值最大。 再看节奏,今年有两波贬值都是短期急贬,尤其是第一波,4 月第三周单周贬值幅度超 1100 个基点,创下 2015 年“811 汇改”以来第二大单周贬值幅度。最后看绝对值,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从 6.7 一路上移到 7.1 左右,甚至阶段性突破 7.2 关键点位,这是 2014 年以来极值。 今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经历两段“尖峰时刻” 今年 4 月和三季度末,人民币分别走过了两段“尖峰时刻”。 “尖峰时刻”之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均出现大幅调整。4 月和 9 月,上证指数两次均跌至 3000点附近;10 年期国债利率也在此期间均调整了约 10BP。强势美元的另一面是非美货币集体走弱,人民币亦不例外。本轮人民币贬值有着深刻的全球共性背景,当然也有中国自己个性的国别因素。理解今年人民币贬值动因,我们才能够把握未来人民币演绎趋势。 今年人民币贬值已经走过两个经典“路标” 每一轮全球贸易周期从扩张走向收缩之时,非美经济体国际收支恶化,美国贸易赤字开始收敛,美元走强,中国出口下行,人民币便将开启贬值趋势。也就是说,2020 年疫情启动的全球贸易周期见顶,本轮人民币升值周期趋势性结束。这是今年人民币贬值的第一个“路标” ,也是 4 月人民币急速贬值的最重要原因。 今年高企的能源价格加剧非美国家的国际收支急速恶化,依赖能源与大宗商品进口的主要工业国纷纷陷入贸易逆差,德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出口顺差强国亦不能避免贸易逆差。 然而另一面是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迟迟不下,美联储不惜一切代价收紧货币压制通胀,最终全球见证了三季度美元指数创下近 20 年新高。超强的美元指数是今年人民币贬值的第二个“路标” ,也是 8-9 月人民币经历“尖峰时刻”的全球大背景。 第三个“路标”?人民币汇率的下一个关键时刻 出口增速回落趋势可能才开始,这意味着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压力或将持续加大。在美国通胀未回落到 2%之前,美联储货币政策只有一个鹰派选择。内外两大因素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难以维持强势。 一方面是历史罕见的强势美元指数,另一方面是偏离历史正常区间的国内需求。本轮人民币汇率表现同样可能突破历史常规经验。 人民币汇率下一个关键时刻,可能在跨境资金的平衡被打破之时,尤其是出口增速由正转负的阶段。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欧洲能源短缺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