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21013

文本预览:
国庆长假期间,美玉米小幅上涨1.32%,收报于692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玉米主力休市一周,开盘后一路走高,涨幅达2.27%,目前暂收于2840元/吨。总体上,本阶段玉米交易逻辑围绕三个因素展开:第一,俄乌冲突升级导致7月份签订的《黑海谷物出口协议》恐成一张废纸,原本偏紧的全球玉米库存或雪上加霜。第二,OPEC决定减产将迫使原油维持高价,这将利好乙醇前景。由于美玉米三分之一产量用于生产乙醇,间接拉台玉米价格。第三,虽然美玉米收获接近尾声,但是USDA继续下调玉米单产依然还是对价格存在一定利多提振。 海外方面,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本年度美玉米单产预期171.9蒲式耳/英亩,9月预期为172.5蒲式耳/英亩,环比减少0.6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产量预期为138.95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39.44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49亿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总供应量预期153.22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54.94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72亿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总消耗量预期141.5亿蒲式耳,9月预期142.75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25亿蒲式耳;10月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期11.72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2.19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47亿蒲式耳。我们认为,本次报告整体偏多。根据报告数据测算,我们预计美玉米期末库存将会继续减少。今年因欧洲、美国和中国干旱问题对玉米产量的冲击明显,全球库存一直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本次报告继续下调美玉米产量会对玉米价格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四季度玉米依然会维持一个震荡上行的偏强态势。 国内方面,玉米市场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因美玉米新作种植面积和单产下降导致价格震荡上涨,叠加近期密西西比水位下降对出口的延缓,致使进口成本提高带动到港价格高企。第二,目前国内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已开始四季度的新粮收购。考虑到气候对东北主产区的影响,我们预计2022/23年度玉米供需仍有6700万吨的缺口。目前产地深加工收购价格仍然维持高位,这表明市场对于未来新粮上市进度堪忧。综上,我们预判:气候因素导致玉米新作供应有一定压力,深加工等相关行业相继完成去库存阶段进入主动补库周期,导致后续供需压力增大,玉米期价或将继续偏强发展。 综上所述,遵循市场目前的底层逻辑思路,我们维持对玉米相对看多的观点不变,并预计四季度玉米期价有望再次冲击3000整数大关。
展开>>
收起<<
《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210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221013(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千海金研究所《玉米市场简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国庆长假期间,美玉米小幅上涨1.32%,收报于692美分/蒲式耳。内盘方面,玉米主力休市一周,开盘后一路走高,涨幅达2.27%,目前暂收于2840元/吨。总体上,本阶段玉米交易逻辑围绕三个因素展开:第一,俄乌冲突升级导致7月份签订的《黑海谷物出口协议》恐成一张废纸,原本偏紧的全球玉米库存或雪上加霜。第二,OPEC决定减产将迫使原油维持高价,这将利好乙醇前景。由于美玉米三分之一产量用于生产乙醇,间接拉台玉米价格。第三,虽然美玉米收获接近尾声,但是USDA继续下调玉米单产依然还是对价格存在一定利多提振。 海外方面,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数据显示,本年度美玉米单产预期171.9蒲式耳/英亩,9月预期为172.5蒲式耳/英亩,环比减少0.6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产量预期为138.95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39.44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49亿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总供应量预期153.22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54.94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72亿蒲式耳;本年度美玉米总消耗量预期141.5亿蒲式耳,9月预期142.75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25亿蒲式耳;10月美国2022/2023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期11.72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2.19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47亿蒲式耳。我们认为,本次报告整体偏多。根据报告数据测算,我们预计美玉米期末库存将会继续减少。今年因欧洲、美国和中国干旱问题对玉米产量的冲击明显,全球库存一直处于一个紧平衡状态,本次报告继续下调美玉米产量会对玉米价格起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四季度玉米依然会维持一个震荡上行的偏强态势。 国内方面,玉米市场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因美玉米新作种植面积和单产下降导致价格震荡上涨,叠加近期密西西比水位下降对出口的延缓,致使进口成本提高带动到港价格高企。第二,目前国内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已开始四季度的新粮收购。考虑到气候对东北主产区的影响,我们预计2022/23年度玉米供需仍有6700万吨的缺口。目前产地深加工收购价格仍然维持高位,这表明市场对于未来新粮上市进度堪忧。综上,我们预判:气候因素导致玉米新作供应有一定压力,深加工等相关行业相继完成去库存阶段进入主动补库周期,导致后续供需压力增大,玉米期价或将继续偏强发展。 综上所述,遵循市场目前的底层逻辑思路,我们维持对玉米相对看多的观点不变,并预计四季度玉米期价有望再次冲击3000整数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