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周思考(第27周):食品饮料板块Q2前瞻-210704

《中泰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周思考(第27周):食品饮料板块Q2前瞻-210704(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周思考(第27周):食品饮料板块Q2前瞻-210704(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近期二季度收官,我们对食品饮料板块作出Q2前瞻,整体而言白酒板块高端、次高端分化,高端延续稳健,次高端低基数下高增长,预计普遍达20%以上,部分高成长标的业绩弹性持续释放;食品板块Q2分化明显,调味品、速冻、休闲零食板块在高基数、成本上行、去库存等因素下增速放缓,啤酒关注高端化驱动的利润弹性释放,乳制品原奶高位业绩承压、提价可期。 推荐层面短期关注白酒核心公司中报超预期机会,下半年食品板块在基数恢复后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核心公司前瞻具体如下,推荐阅读!白酒:分化成长仍是主旋律。 白酒方面Q2高端、次高端分化,高端延续稳健,预计茅台维持双位数,五、泸增长中枢维持20%,次高端低基数下高增长,预计普遍达20%以上,部分高成长标的(如汾酒、酒鬼)业绩弹性持续释放,建议短期回调后积极布局白酒核心公司中报超预期行情。 贵州茅台:持续、确定、稳健增长。 从渠道反馈来看,飞天批价稳中有升,整箱和散瓶批价分别在3450元和2750元以上,库存一直在半个月左右,目前打款已打到三季度,发货节奏好于去年,略慢于19年。 公司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为非标投放,公司二季度非标产品(生肖、精品等)发货较多,预计对业绩构成增量贡献;第二位渠道结构调整,公司直销网络搭建日益完善,量在持续快速释放,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分别增长13%和15%左右。 五粮液:二季度双过半,团购及经典五粮液推进顺利。 从渠道反馈来看,近期普五批价上行至990-1000元,部分区域站上千元,为配合维护价格,发货节奏快于去年但略慢于19年(量基本持平),目前库存约半个月,计划内打款很多大商已打完全年,整体进度预计在60%以上,团购打款及经典五粮液回款也已过半,动销层面今年销售量同比预计增长15%-20%。 我们认为,在团购放量及非标产品占比提升的驱动下,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分别增长20%和25%左右。 泸州老窖:国窖担纲增长,Q2保持稳健。 从渠道反馈来看,近期国窖批价在900-910元,跟随五粮液有所上行,终端库存较低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回款进展良好,基本打到了三季度,预计已达全年任务的60%以上,华东市场延续快速增长,预计江苏Q2增速在25%以上,特曲淡季则以控量挺价为主,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望增长20%左右。 洋河股份:改善渐入佳境,环比继续提速。 从渠道反馈来看,目前梦6+市场价上行至650元左右,渠道利润足,库存水平一直很低,动销同比大幅增长,已恢复到19年梦6水平;梦3水晶版市场价430元左右,老版库存消化殆尽,水晶版正有序导入,公司要求渠道积极打款。 目前公司省内回款预计在60%左右,省外则保持15%以上增长,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20%和25%左右。 山西汾酒:青花持续高增,Q2延续弹性。 从渠道反馈来看,青20和青30批价分别在350元以上和750元以上,全国回款大多已达70%,回款角度延续高增,公司青花上半年明显放量,目前逐渐进入控货状态,下半年30复兴版将陆续导入核心终端。 公司全国化进展顺利。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60%和70%以上。 酒鬼酒:Q2高增长,全国空间仍足。 从渠道反馈来看,公司淡季控货挺价为主,动销良性,整体回款超过70%,库存很低,很多客户处于缺货状态。 目前公司全国化进展顺利,经销商已过万家,省外整体翻倍以上增长,公司过去两年增长60%来自于全国化拓展,40%来自于动销提升,内参未来2-3年仍处于全国化铺货阶段,快速增长具备持续性。 古井贡酒:产品结构升级,利润更具弹性。 从渠道反馈来看,公司二季度回款顺利,进度好于去年,古8及以上产品延续快速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省外扩张相对放缓,如在江苏需求弱于地产酒、和其他省外的酒持平,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25%和25%-30%。 公司2024年收入规划两百亿元,坚持战略定位全国化+次高端化,看好未来3-5年业绩增长弹性。 口子窖:改革加速落地,Q2改善明显。 公司二季度销售环比改善,渠道方面,公司今年以来加大渠道考核力度,一季度受此影响部分经销商进货较少,二季度渠道配合度提升。 产品方面,公司新品兼香518目前已在已在省内陆续铺开,当前销售情况比预期好。 因此在老品进货回补以及新品放量的驱动下,预计Q2业绩将明显提速,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50%和70%以上。 今世缘:新版四开推进顺利,Q2延续快增。 公司新版四开换代稳步推进,目前批价已到450元,终端价达到470-480元,消费者认知度较好,对涨价反馈良性,老版库存已不超过半个月,新版库存在一个月左右。 目前公司省内回款在65%左右,南京、盐城、淮安等主力城市表现优异,很多经销商提前打了老版的货。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25%和30%。 食品板块Q2分化明显,调味品、速冻、休闲零食板块在高基数、成本上行、去库存等因素下增速放缓,啤酒关注高端化驱动的利润弹性释放,乳制品原奶高位业绩承压、提价可期,整体而言,下半年食品板块在基数恢复、需求好转之下有望出现明显改善。 调味品:Q2短期承压,期待Q3边际改善。 收入端,Q2由于库存去化、需求疲软、社区团购对传统渠道冲击、基数较高等因素叠加,调味品上市公司收入端表现较弱。 同时由于成本上行、去年同期费用率低位的因素,利润率也承受压力。 我们认为Q2是调味品行业报表压力最大的时候,展望Q3随着疫苗接种率提升、经济复苏、消费信心恢复,需求有望转好。 从餐饮业看,1-2、3、4、5月餐饮收入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3.9%、1.9%、0.9%、2.7%,1-5月餐饮累计收入同比2019年下滑幅度收窄至0.4%,Q3餐饮增速有望继续回升。 利润端Q3成本同比上涨幅度收窄,费用率基数也回归正常。 我们预计三季度调味品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速均呈现环比改善。 目前龙头海天渠道库存仍保持高位,Q3中秋国庆旺季的库存去化至关重要。 若库存下降,我们预计Q4行业有望回归良性增长,参考历史经验明年初有望提价缓冲成本压力。 若库存居高不下,则明年增长也将承压。 建议积极关注Q3经营情况。 海天味业:渠道反馈今年半年度关账较晚,进度完成情况低于正常年份,6月冲刺半年度目标后库存仍较高。 同时Q2成本端压力进一步显现,大豆、包材等开始使用高价原材料,但作为龙头,其内部降本增效平抑成本的能力仍将明显高于同行。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8%,净利润增长3%。 中炬高新:受行业影响及公司内部销售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公司Q2收入预计出现下滑,库存保持较低水平。 成本方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净利率将承受明显压力。 随着公司回购稳步推进,期待后续股权激励落地后激发内部经营活力。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20%,净利润增长-35%。 恒顺醋业:受行业整体影响,Q2销售端承受较大压力,6月公司发力冲刺半年度目标,目前渠道库存高于正常水平。 利润端虽然受原材料上涨影响,但主要原料糯米波动低于酱油原料大豆,净利率承压预计小于酱油企业。 公司改革信号明确,回购稳步推进,期待后续股权激励推进。 今年推出油醋汁新品,也反映出公司更加重视消费者体验,关注市场动态。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5%,净利润增长-5%。 天味食品:去年Q2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大幅下滑,居家消费推动复合调味品短期爆发,同时公司去年Q3开始加大空中广告投放,因此2021Q2面临收入+利润的双重高基数。 在基础调味品龙头纷纷推出复调产品及社区团购的影响下,短期复调行业竞争加剧,但中长期看公司产品力优势突出。 公司内部改革持续推进,今年7月1日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方案,覆盖新入职核心骨干及部分老销售骨干,激发经营活力。 公司销售端提出良性增长,2021H2完成旺季备货后,渠道库存低于往年同期。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5%,净利润增长-25%。 涪陵榨菜:公司Q2面临高基数压力,4-5月进行库存消化,6月冲刺半年度目标,目前渠道库存水平略高于正常区间。 公司今年加大消费者培育推广,空中投放力度加大,积极进行渠道下沉,期待后续成果释放。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5%,净利润增长-20%。 啤酒:理性看待短期产销量波动,坚守高端化加速逻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4/5月啤酒行业产量分别为314/357万千升,同比分别增长+1.7%/-12.1%,对比2019年4/5月同比分别增长+9.3%/+0.7%。 结合2020年6月高基数,我们判断Q2行业产量将出现下滑,但对比2019Q2仍有增长。 1-5月啤酒行业产量为1498.46万千升,同比增长18.9%,对比2019年同期同比增长2%。 我们预计上市公司2021Q2销量普遍面临下降压力,但对比2019年同期仍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继续强调,年度看啤酒行业总量保持稳定,应理性看待短期量的波动,更多关注行业结构升级。 2018年以来行业主流结构升级趋势得到验证,而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消费升级跃迁推动高端化加速,重点关注行业均价提升加快,利润弹性进一步释放。 青岛啤酒:渠道调研反馈,公司Q2销量下滑中高个位数,主要系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但今年以来高端化加速趋势明显,高端超高端产品增速提升,我们预计ASP增速将明显提升。 尽管短期受销量波动、成本上涨等影响,但更应关注高端化加速的中长期逻辑。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1%,净利润增长9%。 重庆啤酒:嘉士伯中国资产注入后,公司协同效应持续体现。 今年以来乌苏啤酒在疆外持续高增长,新进20个大城市表现良好,推动销量快速增长,今年持续看好大乌苏放量逻辑,带动结构提升,短期费用率成上升趋势。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25%,净利润增长5%。 绝味食品:公司鸭脖主业持续恢复,6月同店表现已恢复至2019年正常水平,其中社区店、街边店略有增长,交通枢纽店仍有缺口。 开店方面,我们预计3月以来随着开店活动的展开,Q2将保持较快趋势。 今年Q1公司受益就地过年政策,Q2受益欧洲杯赛事,Q3奥运会赛事,全年均有较好的营销热点。 成本端上涨幅度低于预期,叠加规模效应增强及内部降本增效,预计净利率稳步提升。 此外去年投资收益受疫情影响出现亏损,预计今年明显好转。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30%,净利润增长35%。 爱普股份:公司产品需求旺盛,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客户纷纷转向外采,公司工业巧克力及果酱均加班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大宗上涨,代脂巧克力价格大幅上涨,而公司具备低价库存缓解成本压力,利润弹性持续释放。 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增长16%,净利润增长50%。 伊利股份:液奶需求稳定增长,业绩端承压。 去年疫情背景下,白奶需求高涨,Q2基数较高,但渠道反馈基础白奶、金典等产品仍保持稳定增长。 业绩端,一方面今年原奶价格上行成本端承压,另一方面去年商超等渠道费用受疫情影响大幅削减,因此我们预计收入增速将快于业绩增速。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在业绩端承压背景下,乳制品两巨头有望同步对部分产品提价消化压力。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Q2收入同比5~10%,利润同比-10~-5%。 中国飞鹤:高基数下仍实现快速增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在出生率下行背景下,奶粉行业悲观预期较强,但公司渠道、产品端均优势明显,应对危机能力优秀,目前基本面都表现较为平稳。 我们认为相比外资,公司渠道下沉优势明显,相比内资公司,公司产品品牌力有一定优势。 因此,能更快抢占市场份额,有望实现公司2023年市占率30%的目标。 根据尼尔森数据,公司4月市占率水平已达到19%。 去年疫情下,公司开展活动以线上形式为主,今年还是回到线下活动水平,因此费用可能部分提升。 整体上,我们预计公司收入Q2收入同比30~35%,利润同比30%。 安井食品:BC兼顾稳定增长,预制菜按步推进。 公司渠道灵活度较高,BC渠道兼顾,今年商超人流下滑背景下,B端布局毛利率较高的中高端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业绩端,由于去年疫情费用大幅削减,因此我们预计业绩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今年以冻品先生加快布局预制菜,推出酸菜鱼、黑椒牛柳等品类。 我们认为短期B端收入增速能弥补C端商超客流下滑影响,公司渠道灵活,应对不同环境能力强,受影响有限,中长期预制菜战略布局清晰。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Q2收入同比20-25%,利润10-15%。 立高食品:淡季平稳增长,疫情影响有限。 市场较担忧今年商超渠道人流下滑以及广深疫情对公司华南区域经营的影响。 从商超端看,公司最大客户为沃尔玛系统,尤其是山姆会员店。 2019年沃尔玛系统公司销售金额8293万,占收入比例5.2%,其余直销商超客户收入占比仅1.6%,公司反馈山姆会员店烘焙坊经营较好,产品仍供不应求,因此受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广深疫情下,客户整体影响受影响不大,因此对公司影响也较小。 同时,冷冻烘焙产品Q2虽然相对淡季,但公司不断开拓收入占比较低的新区域,如西南等地区保持较快增速。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Q2收入同比25-30%,利润25-30%。 盐津铺子:品类调整影响单季度增速,短期放缓不改中期快速成长。 公司从3月份开始进行三年规划切换以及年度规划切换,因此二季度处于承前启后的过渡阶段,进行品牌聚焦、品类聚焦、渠道聚焦、产品矩阵聚焦。 产品方面公司新品铺货稳步推进,深海零食铺市已见效但仍需1-2月的反应周期,渠道方面公司今年计划投岛5k,目前已投3k+,同时加大小岛的投放力度。 公司4月销售环比有所增长,5月出货量高于4月,在基数压力下收入增速放缓属正常,同时由于新品推广费用投放加大,预计利润增速相对慢于收入,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15%+和10%。 洽洽食品:各产品推进顺利,Q2稳健增长。 分产品来看,蓝袋在部分强势市场销售较好,除经典装外,新风味和高端化新品逐步推进;坚果方面公司定位日常营养,聚焦内容营销并打通特通渠道,今年延续快速增长;礼盒方面公司年货节礼盒茶瓯器,未来一方面加大B端客户推广,一方面完善高端礼盒矩阵。 由于基数问题和社区团购等方面影响,公司4月略有下滑,5、6月恢复增长,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公司Q2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有望增长5%-10%和10%-15%。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食品饮料板块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投资时刻。 一方面,核心资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重点推荐茅五泸/华润啤酒/榨菜/伊利/古井/海天/青岛啤酒/洋河/双汇等行业龙头;另一方面,部分子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如:奶酪、复合调味品、酱酒等,可重点推荐次高端白酒、绝味、复合调味品、安井等;与此同时,中小市值公司经历了去年经营的调整以及前几年估值的调整,业绩有望加速,估值亦有望提升。 如爱普、天味食品、口子窖等。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扩散风险、外资大幅流出风险、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