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国际-凯莱英-6821.HK-IPO点评:全球小分子CDMO领先企业-211201

《安信国际-凯莱英-6821.HK-IPO点评:全球小分子CDMO领先企业-2112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国际-凯莱英-6821.HK-IPO点评:全球小分子CDMO领先企业-2112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概览凯莱英于2016年11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提供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CMC服务、高效和高质量的研发与生产服务,是全球小分子CDMO领先企业。 公司与辉瑞、默沙东、艾伯维、礼来、百时美施贵宝、阿斯利康等全球制药巨头形成了较强的合作粘性,并在提升核心大型制药公司客户和全球管线渗透率的同时,与再鼎医药、贝达药业、和记黄埔、Mersana等国内外优秀新兴医药公司、生物制药公司达成多维度的协同合作,不断拓展高成长性客户的覆盖率。 2020年公司累计服务全球客户超过800家,累计服务临床项目600余个,是多家跨国制药公司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与全球首选供应商之一。 财务状况方面,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近三年公司收入CAGR达31%,归母净利润CAGR约30%(按照中国会计准则)。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40.34%,Q3收入达11.63亿元,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37.26%。 公司订单充沛,预计未来产能将会快速释放。 行业状况及前景外包服务提供商主要有两大类:合同研究组织(CRO)和合同生产机构╱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MO/CDMO)。 其中,CRO公司主要提供有关实验室药物发现及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及批准后试验运营及管理的服务;CMO/CDMO公司主要提供有关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及在研药物或药物生产的服务。 从全球市场来看,CDMO市场规模增速远超过医药市场的扩张速度,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CDMO市场从2016年的353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54亿美元,CAGR达12.0%,超过同期全球医药市场的3.0%。 预计到2025年全球CDMO市场预计将达到1,066亿美元,即自2020年至2025年CAGR为14.0%,而同期全球医药市场的CAGR预计将为5.7%。 从中国市场来看,受益于医药市场扩张、政府优惠政策等诸多积极因素的推动下,过去五年中国CDMO市场的增长率远超过全球CDMO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CDMO市场从2016年的105亿元强劲增长至2020年的317亿元,五年CAGR达32.0%。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即自2020年至2025年的CAGR为31.3%,远高于全球的14.0%。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CDMO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 全球至少有600家CDMO公司,其中至少30家在中国。 排名前15名的行业参与者约占全球CDMO市场的37.8%。 少数大型跨国CDMO公司在美国和其他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市场地位,其次是一些专注于不同地理区域及细分市场的规模小得多的参与者。 优势与机遇CXO属于高景气赛道,国内CDMO市场增速远超过全球市场。 在政府加快审评审批鼓励创新药发展、全球价值链转向新兴市场、工程师红利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国内CDMO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CDMO市场从2016年的105亿元强劲增长至2020年的317亿元,五年CAGR达32.0%。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即自2020年至2025年的CAGR为31.3%,远高于全球的14.0%,市场空间巨大。 国内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龙头,具备先发优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的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原料药CDMO市场排名第五,在全球占1.5%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市场排名第一,在国内占22%的市场份额,并在全球化学药物CDMO市场排名第十三及在中国化学药物CDMO市场排名第二,龙头地位凸显。 订单超预期,与全球药企巨头建立起深度合作关系。 11月公司披露两个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4.81亿美元和27.20亿元,大幅超市场预期,巩固公司在小分子CDMO行业的竞争优势。 此外,目前公司已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按2020年的销售额计)中的15家合作,其中八家已连续十多年开展业务。 公司在各阶段的项目储备丰富,从临床到商业化阶段形成项目的“漏斗效应”,将会带来更高的合同价值。 弱项与风险全球新药研发热度下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发行所得款用途公司拟发行1,841.54万股H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售权,每股发行价350-410港元,每手100股,预计将于2021年12月10日上市。 公司拟将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下用途:约20%(或1,341.5百万港元)用于镇江小分子综合研发及生产基地的二期建设,战略性地升级设备及机器并扩大天津及敦化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约35%(或2,347.6百万港元)用于建设天津的寡核苷酸及多肽的研发及生产设施,并投资于重组DNA产品(包括mAb)及ADC的研发及生产设施,加强新兴服务并扩大公司的服务内容;约20%(或1,341.5百万港元)用于升级平台和为生物合成技术研发中心(CBST)引领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约15%(或1,006.1百万港元)用于战略投资和收购;约10%(或670.8百万港元)用于运营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投资建议凯莱英总部位于天津,是全球小分子CDMO领先企业,将会成为有一家“A+H”的CXO企业。 公司项目储备丰富,今年订单超预期,与辉瑞、默沙东等全球药企巨头形成了较强的合作粘性。 11月公司披露了两个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高达4.81亿美元和27.20亿元,大幅超于市场预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小分子CDMO行业的竞争优势。 根据往年CXO公司IPO表现,所有CXO公司均是先赴A再赴港上市,泰格医药首日涨幅达13.3%,仅昭衍新药是由于当时港交所宣布上调印花税+CXO集体回调而有所下跌。 虽然近期市场情绪不稳,港股医药打新情绪不高,但考虑到CXO属于高景气行业且公司订单充沛,我们长期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综合以上因素我们给予IPO专用评级“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