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热点周报:外围市场大幅波动-221009

文本预览: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国庆期间先涨后跌,大幅波动,A股持续缩量调整后中期调整正接近尾声。 周度观察: 我们重点观察的A股指数节前一周再度杀跌,中证500、中小100和科创50分别下跌2.98%、2.51%和2.24%,A股继续缩量下跌。风格来看,消费类表现较强,同比上涨1.94%,周期类表现最弱,跌幅为4.07%,环比-3.32pct。综合看两周的情况,韩中跌幅最大,全球主要指数下跌居多,但在国庆期间普遍上涨,日经225和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4.54%和3.59%。商品端多数下跌,但上涨品种幅度更大,本周重点观察的10个品类4涨6跌,NYMEX原油和LME铝领涨,分别大涨了17.25%、5.76%。 热点跟踪: 全球宏观:当地时间10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两年来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的“欧佩克+”成员国最终决定“从11月起,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全球石油遭遇2020年以来最大幅度减产。自7月份开始,美国就一直在努力游说欧佩克增产石油,美国总统拜登更是曾亲自“登门”游说沙特等国,实际上,在“欧佩克+”做决定的几天前,美国能源、经济和外交政策高官仍未停止游说。但游说明显没有效果,减产决定一出,全球油价应声上涨,通胀阴霾挥之不去。 俄乌冲突:“北溪事件”疑云尚未散去,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前线动作不断。10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当天举行全体会议,通过接纳四地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和宪法草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签署法令强调,乌克兰领土不可分割、不可侵犯。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俄军重要补给通道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火灾,部分路面损坏。俄方暗指此事系乌方所为,并称此次事件是一次“宣战”行为。事件发生后,俄总统普京立刻下令成立一个“政府委员会”,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尽管乌官方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却在社交平台上暗示,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 市场焦点: 展望四季度,物价过快上行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公敌”,同时,逆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政府协作阻碍重重,大概率还是各扫门前雪,因此最终也将“悲喜并不相通”。美国经济韧性相对较强,但其余国家似乎难逃强美元“收割”,全球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居于高位。近日出现的多国汇率快速走贬、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背后的核心变量依然是美联储加息,欧洲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弱,加息加不过美联储,而日本仍然在坚持YCC政策保利率,短期难回头,美元仍强。全球经济分化加剧,欧洲边缘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上行,欧元区在衰退之中或许会再度面临供给收紧的问题,能源短缺将在四季度进一步暴露,叠加美元大幅升值进一步增加了欧洲的能源进口成本,除了使输入型通胀加剧外,也会使得工业生产面临更加严峻的约束,如若需求回落的幅度小于供给收缩的幅度,净影响依然是供给不足。国内经济有望企稳回暖,预期改善。地产市场结构性转型的趋势不变,且是一个难以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供需差收缩之下有望带来预期的边际好转。出口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中,下行的趋势难以扭转,但将视角由外需转向海外供给后则无须过于悲观,核心逻辑在于海外供给受阻之中的替代性机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国内经济可能将在四季度开始呈现企稳回暖迹象,并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而A股整体估值已经进入显著低估区间,近期的下跌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我们认为,随着这次中期调整时间的延续以及幅度的加大,本轮调整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当前可以乐观起来,以1年期维度看,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转,经过Q3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验证回暖迹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开启,结构转型中有望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加快加息,疫情持续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山西证券-热点周报:外围市场大幅波动-221009(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热点周报:外围市场大幅波动-221009(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热点周报:外围市场大幅波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国庆期间先涨后跌,大幅波动,A股持续缩量调整后中期调整正接近尾声。 周度观察: 我们重点观察的A股指数节前一周再度杀跌,中证500、中小100和科创50分别下跌2.98%、2.51%和2.24%,A股继续缩量下跌。风格来看,消费类表现较强,同比上涨1.94%,周期类表现最弱,跌幅为4.07%,环比-3.32pct。综合看两周的情况,韩中跌幅最大,全球主要指数下跌居多,但在国庆期间普遍上涨,日经225和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4.54%和3.59%。商品端多数下跌,但上涨品种幅度更大,本周重点观察的10个品类4涨6跌,NYMEX原油和LME铝领涨,分别大涨了17.25%、5.76%。 热点跟踪: 全球宏观:当地时间10月5日,奥地利维也纳,两年来首次举行面对面会议的“欧佩克+”成员国最终决定“从11月起,原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全球石油遭遇2020年以来最大幅度减产。自7月份开始,美国就一直在努力游说欧佩克增产石油,美国总统拜登更是曾亲自“登门”游说沙特等国,实际上,在“欧佩克+”做决定的几天前,美国能源、经济和外交政策高官仍未停止游说。但游说明显没有效果,减产决定一出,全球油价应声上涨,通胀阴霾挥之不去。 俄乌冲突:“北溪事件”疑云尚未散去,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前线动作不断。10月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当天举行全体会议,通过接纳四地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和宪法草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日签署法令强调,乌克兰领土不可分割、不可侵犯。当地时间10月8日清晨,俄军重要补给通道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火灾,部分路面损坏。俄方暗指此事系乌方所为,并称此次事件是一次“宣战”行为。事件发生后,俄总统普京立刻下令成立一个“政府委员会”,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尽管乌官方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却在社交平台上暗示,克里米亚大桥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 市场焦点: 展望四季度,物价过快上行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公敌”,同时,逆全球化趋势使得各国政府协作阻碍重重,大概率还是各扫门前雪,因此最终也将“悲喜并不相通”。美国经济韧性相对较强,但其余国家似乎难逃强美元“收割”,全球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居于高位。近日出现的多国汇率快速走贬、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背后的核心变量依然是美联储加息,欧洲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弱,加息加不过美联储,而日本仍然在坚持YCC政策保利率,短期难回头,美元仍强。全球经济分化加剧,欧洲边缘国及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风险上行,欧元区在衰退之中或许会再度面临供给收紧的问题,能源短缺将在四季度进一步暴露,叠加美元大幅升值进一步增加了欧洲的能源进口成本,除了使输入型通胀加剧外,也会使得工业生产面临更加严峻的约束,如若需求回落的幅度小于供给收缩的幅度,净影响依然是供给不足。国内经济有望企稳回暖,预期改善。地产市场结构性转型的趋势不变,且是一个难以一蹴而就的事情,但供需差收缩之下有望带来预期的边际好转。出口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中,下行的趋势难以扭转,但将视角由外需转向海外供给后则无须过于悲观,核心逻辑在于海外供给受阻之中的替代性机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弥补。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国内经济可能将在四季度开始呈现企稳回暖迹象,并带动市场预期的修复。而A股整体估值已经进入显著低估区间,近期的下跌带有一定的非理性,我们认为,随着这次中期调整时间的延续以及幅度的加大,本轮调整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当前可以乐观起来,以1年期维度看,流动性和企业盈利均有望逐步好转,经过Q3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验证回暖迹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开启,结构转型中有望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加快加息,疫情持续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