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ESG双周报第二十期: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220930

文本预览:
研究结论 海外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欧盟委员会持续向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近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第二个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将从13个成员国获得52亿欧元资金支持建设与氢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开发创新和更可持续的技术;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在全球清洁能源行动论坛期间重申对清洁能源技术示范挑战赛的支持,并将在2027年前提供280多亿欧元用于推动清洁能源创新和部署。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达到1270万个,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几乎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来自亚洲,仅中国就占全球总数的42%。 国内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介绍,十年来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空气质量指标PM2.5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 国家能源局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29.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0.63亿千瓦,同比增长13.8%。 三部委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 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2022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行动》,指出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吨公里油耗达到0.293千克,吨公里二氧化碳达到0.886千克,可持续航空燃料5年累计消费达到5万吨等;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趋于完善,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机场碳排放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 风险提示 一、国内外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二、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东方证券-ESG双周报第二十期: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220930(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ESG双周报第二十期: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220930(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ESG双周报第二十期: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研究结论 海外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欧盟委员会持续向清洁能源领域投资,近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第二个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将从13个成员国获得52亿欧元资金支持建设与氢相关的基础设施,以及开发创新和更可持续的技术;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在全球清洁能源行动论坛期间重申对清洁能源技术示范挑战赛的支持,并将在2027年前提供280多亿欧元用于推动清洁能源创新和部署。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与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达到1270万个,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创造就业机会,几乎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来自亚洲,仅中国就占全球总数的42%。 国内ESG热点政策及事件回顾:“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介绍,十年来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也从68.5%下降到了56%,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空气质量指标PM2.5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 国家能源局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29.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10.63亿千瓦,同比增长13.8%。 三部委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目标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 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配套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更加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绿色智能船型实现批量建造,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2022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行动》,指出主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吨公里油耗达到0.293千克,吨公里二氧化碳达到0.886千克,可持续航空燃料5年累计消费达到5万吨等;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趋于完善,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机场碳排放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 风险提示 一、国内外ESG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二、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