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20930

文本预览:
【今日要点】 【山证策略】每日点评:指数高开低走,煤炭医药有色领涨(20220929) 走势回顾: 截止收盘,沪指跌0.13%报3041.2,深指涨0.18%报10919.44,创业板指涨0.83%报2333。上证50跌0.12%,中证1000涨0.28%。板块方面,煤炭(2.35%)、医药生物(1.54%)、有色金属(1.32%)涨幅居前,房地产(-2.28%)、传媒(-1.78%)、交通运输(-1.73%)跌幅居前。两市成交额为6245.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5%,较前五日减少5.01%。北向资金共买入34.29亿元,其中沪股通买入20.17亿元,深股通买入14.12亿元。 市场焦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9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李克强说,受超预期因素冲击,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前几年储备的政策工具能用尽用。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扩大有效需求,以改革激活力。经过艰辛努力,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要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投资促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各部门要配套完善已定若干重大措施,抓紧出台细则,扎实保障民生,在第四季度将低保边缘户阶段性纳入低保补助。 策略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影响A股的核心问题在于分析经济收缩何时结束。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其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中国经济的收缩期历史平均时长为8至9个季度,因此本轮经济收缩对应结束的时间段将落在4Q2022-1Q2023。其二,从收缩的主要领域看,(1)美联储的紧缩目标(短端实际利率由负转正)虽然路径上存在不确定性,但大概率在1Q2023得以实现,最迟不会晚于2Q2023;(2)由于供给的加速收缩,假设需求端维持现状,国内地产市场大约在2Q2023可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我们趋向于认为经济收缩将在1Q2023结束,对A股市场首选的假设路径仍然是整个回摆期将延续到四季度,万得全A指数最终可能回落到4600点附近。不过,相较于7月以来对绝对收益的谨慎,我们判断现在已进入逢低布局的阶段。从3个月维度观察,选股盈利的概率平均接近60%。在外部条件的悲观假设下,如果四季度各方面都明显低于预期致使市场运行至4600点以下,我们将由当前的中性偏谨慎转为积极。当前市场成交额占比、指数估值均位于历史低点,开始逐步凸显出配置性价比优势。往后看,海外不确定性及加息预期的反复仍然可能再度冲击市场情绪,但综合而言,经过Q3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验证回暖迹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开启。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以及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在今年以来反复的国际地缘冲突危机下,全球市场信心不足,国际脱钩风险加剧,经济流动性和下行风险持续,全球面临政治局势和产业链结构的重整,警惕过程中的经济衰退风险。 美联储加快加息风险:美联储的超宽松政策收紧的预期实现,海外流动性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拐点已然出现;目前预计美联储还将继续多次加息,但整体节奏将由快及缓,持续调整,如果加息对通胀的遏制不理想,及出现其他情况导致加息加快,超过预期,则会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性风险进一步放大。 疫情持续超预期风险: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屡次反复,接连侵扰广东、上海、北京沿线,造成大量制造业停滞,物流不畅,关键交通枢纽停运全国范围内出行骤减,如果疫情局势未能扭转,经济局部停摆的情势延续到下半年,对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型目标都会带来风险,也会超预期扰动市场信心。
展开>>
收起<<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2093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2093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今日要点】 【山证策略】每日点评:指数高开低走,煤炭医药有色领涨(20220929) 走势回顾: 截止收盘,沪指跌0.13%报3041.2,深指涨0.18%报10919.44,创业板指涨0.83%报2333。上证50跌0.12%,中证1000涨0.28%。板块方面,煤炭(2.35%)、医药生物(1.54%)、有色金属(1.32%)涨幅居前,房地产(-2.28%)、传媒(-1.78%)、交通运输(-1.73%)跌幅居前。两市成交额为6245.7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5%,较前五日减少5.01%。北向资金共买入34.29亿元,其中沪股通买入20.17亿元,深股通买入14.12亿元。 市场焦点: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9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李克强说,受超预期因素冲击,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前几年储备的政策工具能用尽用。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扩大有效需求,以改革激活力。经过艰辛努力,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三季度经济总体恢复回稳。要针对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设法扩投资促消费,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继续实施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注重用好近期出台的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各部门要配套完善已定若干重大措施,抓紧出台细则,扎实保障民生,在第四季度将低保边缘户阶段性纳入低保补助。 策略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影响A股的核心问题在于分析经济收缩何时结束。我们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其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中国经济的收缩期历史平均时长为8至9个季度,因此本轮经济收缩对应结束的时间段将落在4Q2022-1Q2023。其二,从收缩的主要领域看,(1)美联储的紧缩目标(短端实际利率由负转正)虽然路径上存在不确定性,但大概率在1Q2023得以实现,最迟不会晚于2Q2023;(2)由于供给的加速收缩,假设需求端维持现状,国内地产市场大约在2Q2023可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我们趋向于认为经济收缩将在1Q2023结束,对A股市场首选的假设路径仍然是整个回摆期将延续到四季度,万得全A指数最终可能回落到4600点附近。不过,相较于7月以来对绝对收益的谨慎,我们判断现在已进入逢低布局的阶段。从3个月维度观察,选股盈利的概率平均接近60%。在外部条件的悲观假设下,如果四季度各方面都明显低于预期致使市场运行至4600点以下,我们将由当前的中性偏谨慎转为积极。当前市场成交额占比、指数估值均位于历史低点,开始逐步凸显出配置性价比优势。往后看,海外不确定性及加息预期的反复仍然可能再度冲击市场情绪,但综合而言,经过Q3悲观预期的集中宣泄,随着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验证回暖迹象,A股的布局窗口正在开启。延续高景气逻辑的赛道,以及基本面修复弹性较大的行业有望收获较优表现。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在今年以来反复的国际地缘冲突危机下,全球市场信心不足,国际脱钩风险加剧,经济流动性和下行风险持续,全球面临政治局势和产业链结构的重整,警惕过程中的经济衰退风险。 美联储加快加息风险:美联储的超宽松政策收紧的预期实现,海外流动性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拐点已然出现;目前预计美联储还将继续多次加息,但整体节奏将由快及缓,持续调整,如果加息对通胀的遏制不理想,及出现其他情况导致加息加快,超过预期,则会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性风险进一步放大。 疫情持续超预期风险: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屡次反复,接连侵扰广东、上海、北京沿线,造成大量制造业停滞,物流不畅,关键交通枢纽停运全国范围内出行骤减,如果疫情局势未能扭转,经济局部停摆的情势延续到下半年,对整体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型目标都会带来风险,也会超预期扰动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