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

上传日期:2022-09-19 12:45:27 / 研报作者:明明章立聪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pdf
大小:118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固收+走过荆棘,重整旗鼓再出发-220919(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固收+基金发展走出低谷,8月新发规模超过4月的3倍,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存续数量也在4月低谷后再创新高,据我们测算,截至9月16日,银行理财固收+产品存续规模已经达到14.2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的比例接近50%。固收+产品为何能够全面回暖?后续又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作出全面分析。
  ▍市场有所回暖,固收+产品全面走出低谷。5月开始,权益市场逐步回暖,固收+基金在原口径下新发规模6月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单只平均发行规模更是全面恢复至2021年的平均水平。固收+理财产品存续数量4月月度环比减少8.97%,降幅创近几年新高,但5月开始强势反弹,6月存续数量和新发数量均创新高,根据我们测算,截至9月16日,其存续规模达到14.2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规模比例达到48.94%。
  ▍2022年上半年固收+产品发展回顾:受市场不振影响,二季度规模一度转缩。2022年初以来,受到海外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影响,全球权益市场负向共振,叠加我国局部地区散点疫情频繁扰动,A股市场亦表现不佳,上证指数4月底一度跌破3000点。在此情况下,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不佳,风险收益与投资者预期不符,一度造成“赎回潮”,引发“股债双杀”,恶性循环之下,“固收+”基金净申购额创历史新低。固收+基金在“赎回潮”下规模不断收缩,按照可转债归为权益资产口径下测算固收+基金规模在2季度环比下降7.72%。
  ▍权益市场有所反弹、固收+产品业绩回暖是主因。2022年7月5日,上证综指一度较4月26日最低点反弹17.93%,随后又开始震荡行情。同时为提振实体经济,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8月MLF调降10bps,存款利率机制改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持续降低银行负债端压力,但各类政策传递到实体经济存在时滞,信贷数据恢复较慢助推银行“资产荒”,债市景气度维持高位。两者共同推动了固收+产品净值大幅反弹,银行理财破净产品数量大幅减少,固收+基金业绩持续回暖,带动了投资者信心回升,银行理财和基金公司也借机布局,推动固收+产品走出低谷。
  ▍其他原因:目前A股估值处于2015年以来相对低位,沪深300市盈率仅14.03倍,处于2015年以来17%的历史分位数,此外,沪深300指数相较2022年4月26日的年内最低点仅增长3.93%,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逢低布局固收+产品正当其时。此外,现金理财整改过渡期仅余三个多月,整改过程中规模承压,为维持银行理财整体规模增长,必须大力发展固收+产品。银行理财固定管理费收取标准较低,但超出业绩基准后的超额收益业绩报酬远高于公募和私募基金,因此理财有足够动力发行固收+产品以增厚收入。
  ▍未来发展展望:短期来看,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纯固收产品乃至现金理财产品也要面临净值波动和回撤的情况下,部分投资者或更加青睐潜在收益相对更高的固收+产品。同时,“固收+”产品通过多资产配置、低相关性策略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的稳定性,未来预计将吸引更多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进入。长期来看,从发达国家和中国目前利率的走势来看,低利率环境是大势所趋,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权益类资产成为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固收+”产品大有可为。居民财富不断积累,理财意识持续提升,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逐步提高,“固收+”产品的规模也有望随着市场的壮大而迎来自然扩张。房住不炒常态化也将驱动居民资产配置进一步转移,参考美国居民的资产配置变化来看,金融资产在居民总资产配置中的占比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为固收+产品带来长期的趋势性机会。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