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度观点:基荷电源发力,风光基地启动-220919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度观点:基荷电源发力,风光基地启动-22091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度观点:基荷电源发力,风光基地启动-22091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光伏方面,9月14日,欧盟公布Forced Labour相关草案,考虑生效后24个月施行和无罪推定的根本逻辑,预计影响相对有限。硅料产能释放,供应回暖;地面电站启动,需求提升,组件排产增加。TOPCon电池规模化扩产落地,HJT电池持续推动规模化扩张,IBC和薄膜电池持续推进;我们建议关注设备、耗材等环节龙头公司。下半年海外需求料将持续释放,叠加国内集中式放量,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超230GW,建议重点关注硅料、胶膜、组件、逆变器等环节;风电方面,截至9月18日国内招标量超80GW,全年有望接近100GW,风电价格下行,降本是必然趋势,建议关注降本产业链;储能方面,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相关政策将持续出台,成本下降有望推动储能行业持续爆发,建议重点关注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产业链。2.电力设备:9月13日,国常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共计4台机组,今年以来共计核准10台,超出预期。建议关注基荷电源重大项目带来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产业链供应缓解和N型扩产提速,光伏高景气度持续。
光伏:9月14日,欧盟公布《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提案,考虑到生效后24个月才正式施行,叠加无罪推定-举报-调查的程序,预计影响相对有限。硅料产能释放,供应缓解;下游地面电站需求回升,组件排产增加;但产业链价格仍在博弈。大尺寸电池供应偏紧,叠加N型TOPCon电池技术产业化提速,对下游需求和盈利状况带来持续改善。TOPCon电池效率与成本具备量产基础,龙头公司与新进入者纷纷开启规模化扩产,预计将带动相关设备厂商订单放量。N型电池降本是目前较主要的趋势,硅片薄片化、大尺寸等需求旺盛,金刚线细线化过程中耗量明显提升,从而带动需求明显快于行业整体增速,建议重点关注恒星科技、高测股份等龙头公司。国内风光大基地、整县分布式推进及BIPV政策推动下,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加速增长,预计2022年国内全年光伏装机有望增至80GW;8月份太阳能电池组件出口290.5亿元,环比略有下降,欧洲加快光伏项目建设进度,海外装机量料将保持较高速增长,2022年全球装机有望超230GW。建议重点关注光伏组件、逆变器、硅料、胶膜和设备等环节。
风电:2022年以来陆风/海风招标持续超预期,目前(截至9月18日)国内风电招标量超80GW,我们预计全年招标有望接近100GW。招标量较大但装机略有滞后,我们认为主要系受到项目推进节奏和部分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影响,预计后续将随着产业链逐步完善和部分轴承等零部件国产化推进而逐步改善。随着风电大兆瓦加速升级、大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和风机整体降价,陆上风电装机有望迎来快速回升,陆上风电设施开发商的收益率有望明显修复,预计全年整体陆风装机量有望达50GW以上;2022年海上风电行业因国家补贴政策退出或迎来阶段性调整压力,但各省海风项目迎来集中招标期,预计海上风电下半年将会有大规模的开工,全年装机规模有望超过10GW,海上风电也将成为新增装机最快和变化更多的细分市场。在国内风机厂商技术升级、性价比优势大幅提升的背景下,预计2022年风机出口规模有望加速增长。
储能: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会议结束一周之内新增了16条储能项目招标,总计储能规模达到655MW/1990MWh。政策持续支持,未来在并网租赁、调峰调频、峰谷套利等方面综合利用下,终端收益率有望持续改善。近期欧洲能源和电力价格波动较大,政策层面也发生一些变化,从经济性和能源安全角度看,利好光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我们认为2022年将成为储能项目产业化爆发的关键时点。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我国需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建设,新能源发电有效运营需要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持,而储能发展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国内政策积极推动下,多地储配规划出台助力储能规模提升。大型电力集团纷纷加码布局,据电规总院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侧新型储能总需求规模约5500万千瓦,配储时长2~4小时。预计政策将不断完善储能发展的环境,订单的落地将会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电气设备:基荷电源建设相继发力,电网投资Q3望维持强度。据新华社报道,9月13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上决定核准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共4台机组),要求确保绝对安全;截至目前年内已核准10台机组,超过之前市场对“十四五”期间年均核准6-8台的预期,21-22年已累计核准“十四大一小”共15台核电机组,为我国电力体系清洁化和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基础,预期“十四五”后段产业链设备将有望进入交付周期,利好各家设备厂商订单和业绩表现。同属基荷电源的火电在“十四五”电源建设周期下也开始提速,22年1-7月火电投资已完成405亿元(累计同比+70.2%),火电同期投资恢复至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为后续年份火电装机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22Q3电网投资预计继续维持较快增长,建议关注6月订单结转和三季度投资支撑下的电力设备企业三季报表现。
▍风险因素:新能源装机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配套能力受限;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利好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特高压核准节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工业景气度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放缓;相关设备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投资策略:1.在碳中和目标下,“十四五”期间风光装机中枢有望进一步上行,光伏领域中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供需格局持续紧张的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特变电工,持续强化技术、具有成本及规模优势的一体化龙头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逆变器环节的锦浪科技、固德威、德业股份等,胶膜环节龙头福斯特,碳/碳热场优质供应商金博股份、电池激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组件串焊机龙头奥特维;风电领域建议重点关注受益于风电技术升级而成长性强化的金风科技、日月股份、东方电缆等;储能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抽水蓄能领域的东方电气,电化学储能领域的阳光电源、苏文电能及许继电气等。2.电气设备板块:电源电网投资有望迈入新一轮景气期,电网领域重点推荐明显受益电网结构化投资的国网系科技类龙头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建议关注思源电气、四方股份、新风光,电源侧重点推荐多环节受益的国产综合设备龙头东方电气;工控周期轮动下,重点推荐份额持续提升的国产工控龙头汇川技术;2021年全年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速达10.3%,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持续成长空间的国产低压电器龙头正泰电器、良信股份以及电力EPCO服务商苏文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