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轧花厂困局未改,籽棉博弈难改市场趋势-220917

《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轧花厂困局未改,籽棉博弈难改市场趋势-220917(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期货-棉花产业链跟踪报告:轧花厂困局未改,籽棉博弈难改市场趋势-220917(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分歧与展望
美国8月CPI超预期的表现重新刺激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宗商品再次下挫,美棉跌破100美分。而同一时期象征国内市场供需的郑棉表现偏强,现货棉花价格、下游纱线价格均呈现企稳反弹的态势。近期郑棉偏强的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棉花下游补库备货带来的驱动。
但下游备货驱动不代表消费真正好转,基于对宏观的理解,我们对于终端市场依然维持悲观看法。第一,当前国内宏观仍处于衰退期当中,市场出现了资金宽裕与资产荒的情况,在复苏的进展较慢的情况下,投资、消费驱动偏弱,保守情绪盛行。第二,海外处于高通胀叠加高利率的紧缩环境当中,这导致美国服装消费已见颓势,服装高进口高库存是主要表象,意味着终端消费动力衰弱,而服装商依然维持高供应量,供需错配下造成服装库存高企,订单未来可能出现持续性收缩。2021年纺织产能扩张意味着产能出清还需时日,盲目运营仍将持续,经营者依然抱有侥幸心理。本次国内备货驱动来自于纺织原料价格大跌带来加工利润的回升,以及前期纺织亏损状态下低原料库存的修复,但在宏观环境的颓势下,可能带来纺织产业链各个渠道库存再次淤积。
在纺织消费维持走弱的大趋势下,以棉花为代表的纺织原料可能一路向下,但熊市难免遭遇到反弹阻碍。随着新年度籽棉开秤临近,短期市场矛盾聚焦籽棉收购市场。籽棉是棉农种植收获的初级农产品,也是盘面交易标的皮棉的加工原料。其收购期集中在每年10-11月,但这两个月的价格博弈基本可以确定整个年度皮棉成本位置。按照过去两年的规律,轧花厂在收购期间的抢收行为,不但会推高籽棉价格,还会对皮棉市场带来支撑。虽然上一年度新疆轧花厂普遍遭遇到8000元/吨的巨幅浮亏,但笔者预计本年度籽棉市场依然具有抢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