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

上传日期:2022-09-18 15:23:13 / 研报作者:孙建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pdf
大小:109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

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中药行业配方颗粒专题报告:政策连续落地,行业何时放量-22091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策梳理:医保进程加快,拉动行业需求增长
  1.统一编码有利于加快配方颗粒推广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编码是行业统一标准的重要推进工作,从几个方面来看:(1)监管端:极大程度上便于监管部门统一监管,实现更好的产品溯源,有利于国家监管和纳入医保,此外行业统一编码也为后续集采落地做准备;(2)企业端:促进企业更加注重规范经营、生产按照标准改革,加快产品标准化进度;(3)医院端:过去编码不统一易导致医院方使用混乱,统一编码有利于配方颗粒在院端推广,在需求端拉动行业规模。
  2.医保局明确各省将中药配方颗粒按要求纳入医保,省级逐步落地,有利于行业终端扩容。截至2022年9月,已有多省出台政策将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保支付范围,并参照乙类管理。未来随着国标持续推行、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配方颗粒将有望进入国家医保体系,在支付端促进行业进一步扩容。
  3.医保局明确集采趋势,长期来看集采是必然方向。而短期来看集采条件尚未成熟,仍有约2年的时间窗口。(1)标准仍在制定期,规模处于放量期,短期集采难以落地。由于行业标准制定尚未完善,国标仍在扩充阶段,配方颗粒行业还未进入大规模放量期;(2)预计价格降幅温和。考虑到中成药省级集采大部分产品降幅在30-50%左右,我们认为相比于化药,中药配方颗粒具备上游资源属性,受到气候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时成本波动较大,因此集采的降幅也将类似中成药比较缓和。
  备案情况:国标仍在扩容,龙头进度突出
  1.国标仍在持续扩容期。截至2022年9月,国家药典委已正式公布200个国标品种,有69个品种处于公示期。考虑到院端配方颗粒常用品种数量在400-600个,国标扩容和企业备案都仍有较大空间,这也是2022年上半年行业短期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随着国标逐步分批次落地,行业规模将会快速上升。
  2. (1)从备案的各省覆盖度来看:广东一方、江阴天江、北京康仁堂和华润三九四家企业全国各省覆盖度较高,其中国标备案较为完备,省标数量参差不齐。(2)从备案数量来看:中国中药旗下的广东一方和江阴天江为绝对龙头,总备案数超过400。(3)从备案区域来看:龙头企业备案具有地域性,广东一方、江阴天江、北京康仁堂和华润三九分别在广东、江苏、北京和广东备案数量最高。
  3.我们认为备案进度领先的企业将在院端占据先发优势。2022年上半年,配方颗粒行业仍处于标准转换期,是行业业绩短期承压的主要原因;长期来看,考虑到医院使用配方颗粒时倾向于独家药企供应,我们认为备案进度领先的企业在进院端将获得先发优势。
  投资建议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配方颗粒因为库存出清、国标尚未完备而短期承压;中长期来看,随着国标数量逐渐扩充,备案数量更多、生产方面更具优势的龙头会首先受益,建议关注具体一体化、规模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如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波动影响院端销售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过大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