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基金类委外成绝对主体,银、基合作大有可为-220913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基金类委外成绝对主体,银、基合作大有可为-220913(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基金类委外成绝对主体,银、基合作大有可为-220913(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2017年以来,监管重点强调去通道、去杠杆,在金融严监管下,委外规模近年来一直处于下行区间。目前上市商业银行的2022年半年报公布完毕,本文将通过采集上市银行半年报等数据估算2022年上半年银行委外的规模,深入分析2022年上半年委外业务模式的变化趋势,探索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后半年来委外整改的进度,并根据经济大环境、金融监管、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分析银行委外业务和银行、基金未来全面合作情况的发展趋势。
▍我们根据委外资金是否来自表外理财(即非保本理财)而将委外分为表外理财委外和表内委外。对于表内委外,我们根据投向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基金、信托计划+资管计划(通道类)、同业理财。对于表外理财委外,我们在这里主要引用中国理财网披露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和普益标准披露的委外余额占理财余额的比例数据。
▍基金类委外的比例继续上升,2022年6月底占比已达57.57%,已成为银行委外的绝对主体。基金类委外投资的占比持续上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基金类委外投资遇到的监管政策阻力相对较小;第二,公募基金拥有“节税”的优势;第三,基金公司相比于商业银行拥有更好的投研实力。以往占表内委外大头的通道类委外在规模和占比方面继续下降,这体现出监管对于通道类委外的管控仍然较紧,2022年监管层继续维持对于信托通道业务的监管力度。表外理财委外规模和委外余额占理财余额比重自2017年初至2020年底基本上处于下降通道。但2022年6月底银行表外理财规模达到29.15万亿,带动表外理财委外规模达到2.18万亿,较21年底增长3.32%。
▍从委外总规模来看,可以看到2022年6月底末委外总规模大概在12.24万亿左右,相比去年同期增长0.62%。从结构来看,我们认为基金投资类委外占比会持续上升,参考美国养老金资产配置多采用FOF模式,长期来看,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将大幅推动养老理财规模扩张,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基金类委外持续发展。预计通道类委外占比将继续下降,同业理财类委外占比应该会维持在3%以下的水平。就短期来看,我们预计委外规模将会下行,但并无大的下行空间。预计委外规模在未来一两年内将维持8-12万亿左右的规模。
▍银行、基金合作开启全新篇章。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后,行业格局重塑,银行与基金竞合关系越发紧密,除委外业务外,在产品代销、基金投顾、投资者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基金产品代销方面,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凭借互联网资源禀赋优势,异军突起,22年6月底非货基保有量占比已达34.43%,而银行占比则跌破50%,仅为48.47%,绝对优势地位受到巨大威胁,未来亟需加强和基金公司的合作,稳固竞争优势。在投顾业务方面,基金公司在投研方面优势明显,重点在“投”,而银行拥有最多的网点和最多的客户资源,重点在“顾”,两者强强联合,有望实现双赢。此外,银行作为财富管理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未来可以加强与公募基金的合作,共同发力投资者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强银行固有客户资源的粘性,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基金实现负债端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