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跟踪分析报告: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点评-220912

《财通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跟踪分析报告: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点评-22091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跟踪分析报告: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点评-220912(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事件:9月8日晚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正式落地,《通知》明确种植牙收费主要由种植体、牙冠及医疗服务费用组成,其中口腔种植体、牙冠将进行集采、竞价挂网,种植牙医疗服务进行价格调控,比如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元/单颗牙。
服务端:价格降幅好于预期,利好龙头公司。《通知》指出,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元/单颗牙,但允许三种情景可以放宽,包括1)经济发达、人力成本高、口腔种植体技术领先的地区放宽幅度20%;2)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业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放宽幅度10%;3)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放宽幅度10%;因此根据最高放宽幅度测算得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上限为5400元,相较于此前宁波医保局将医疗服务定价2000元,此次调整幅度温和,且好于市场预期。种植牙市场本身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政策利空出尽,我们认为龙头机构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耗材端:国产化率低,替代空间大。种植牙耗材主要包括种植体、种植基台、牙冠、修复材料等,目前我国不论是种植体及重要修复材料之一的口腔修复膜均以进口为主,两者进口市占率分别达90%、70%(盖氏一家独大),因此国产替代空间大。而国产品牌具有性价比优势,集采中标概率大,以口腔修复膜为例,正海生物口腔修复膜大约每张600-1000元,价格为进口产品的50%,看好集采后国产产品加速替代,市占率提升。
持续建议关注种植牙产品端及服务端龙头:正海生物(口腔修复膜龙头市占率提升,代理国产一线种植体)、康拓医疗(积极布局种植体)、通策医疗(口腔医疗服务龙头估值修复)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不确定性;耗材集采降幅超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