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港股与海外策略研究:全球气候异常及其影响-220909

《国海证券-港股与海外策略研究:全球气候异常及其影响-220909(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港股与海外策略研究:全球气候异常及其影响-220909(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夏天全球多地经历了异常高温及干旱。国内:我国南方经历了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一场高温,同时自7月以来,长江上、中、下游几乎均出现旱情,是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纪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美国:今年7月是美国48个州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7月,截至8月30日,美国已有64.43%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其中有30.71%的地区处于严重干旱以上,且干旱在高位已持续两年左右。全球:7月份世界范围内大约7%的地面温度都达到了记录上的高温,全球地表平均气温达到了自1880年以来的第6高。
异常气候对国内影响主要在于:(1)干旱影响水利发电电量,高温导致居民用电量增加,造成国内部分省份电力紧缺。今年一些以水力发电为主的省份比如四川、云南出现了电力供给较为紧张的局面。(2)在需求处于高位而供给受限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或仍处于高位。若今年冬季有拉尼娜现象,则冷空气活动可能较为频繁,则可能造成用煤需求增加,煤价上升。
异常气候对国外影响主要在于:(1)高温影响用电需求,美国发电大部分来自天然气,年内天然气价格或将持续保持高位。据EIA预测,亨利港的天然气平均价格将在2022年下半年维持9美元/百万英热的高位。(2)欧盟动力煤、天然气价格或将持续保持高位。由于俄乌冲突,欧盟传统能源供应较为紧张。同时在高温干旱下,水力、核能、光伏发电均受影响,对传统能源替代效应减弱。
高温干旱对农业影响:我国今年部分地区中稻、夏玉米受灾较重,但无实质性影响。美国玉米产量下降,大豆产量增加,棉花产量下降最严重。欧洲旱灾严重,玉米、大豆、向日葵产量影响最大。
长期来看,在气候异常大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迎来长期发展机遇,建议关注清洁能源领域相关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全球极端气候变化超预期;全球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能源需求变化超预期;全球能源产业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