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航空新材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虽遇挑战,无惧前行-220908

《中航证券-航空新材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虽遇挑战,无惧前行-220908(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航空新材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虽遇挑战,无惧前行-220908(46页).pdf(4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上半年航空新材料虽遇挑战,但景气依旧
进入“十四五”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持续提速,关键新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在内循环经济为主体的大背景下进程加快。航空装备换装列装加速的背景之下,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攀升,以高温合金、钛合金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材料端生产企业尽享赛道崛起所带来的高速成长红利,相关企业的业绩表现依然保持靓眼。随着我国相关政策对关键短板材料的积极推进,以及对相关生产企业的大力扶持,国产化替代趋势使关键新材料维持供不应求,材料端生产企业的合同订单保持充沛,产品维持产销两旺,新增扩产项目的投产、企业资质及牌号验证等进程均在积极推进,各头部企业的整体业务规模高歌猛进。今年高温合金板块迎来了后起之秀——隆达股份的成功上市,市场关注度进一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外围地缘政治和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等因素造成原料端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疫情管控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扰动,引发了市场对于航空新材料板块业绩高速增长持续性的担忧。在历经挑战的上半年收官之时,我们继续立足于航空新材料板块(高温合金、钛合金以及碳纤维),对2022年上半年相关公司的业绩与经营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对行业发展前景作出展望。新材料的研究不只局限于材料本身,新工艺的出现也会打破传统认知,促进材料应用的革新,结合研究和一系列调研成果,本次总结报告我们新增了对增材制造产业的分析和理解。虽然航空新材料相关企业上半年发展遇到了一系列挑战,但下游景气依旧,产业发展正当时,要用战略层面的坚定战胜产业层面阶段性成长疑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航空金属新材料2022H1行业概览
航空装备加速放量,航空材料景气攀升:《“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聚焦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着重推进高温合金、航空轻合金等材料创新发展,以补齐国内关键短板材料。目前我国高端高温合金及钛合金材料仍有很大比例来自于进口,为避免遇到原材料“卡脖子”的问题,材料生产端需早日实现自主可控。伴随军用航空在“十四五”期间的崛起,航空金属材料的景气周期已然开启,行业正处于加速攀升阶段;
航空金属新材料砥砺前行,虽遇阻碍但发展势头不减:自2022年以来,尽管行业经历了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军品价格受控、部分企业局部拉闸限电、疫情反复等种种负面影响,主要生产企业仍然实现了高产销率,均衡调整订单排产及产品生产结构,保障了各项产品的保质保量交付。我们选取了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抚顺特钢、隆达股份、宝钛股份和西部材料这七家核心企业,对企业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得出,2022年上半年航空金属新材料板块整体营收规模为128.3亿元(+22.0%),整体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7.3%)。尽管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国内航空装备换装列装加速叠加国产化替代的大趋势下,我国高温合金和钛合金材料将迎来体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阶段性负面影响后发展向好势头依然不减。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抬升风险:需留意电解镍、海绵钛等相关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由于高端金属材料军用产品同规格、同型号价格基本是锁死的,因此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一定程度侵蚀利润;丙烯腈等相关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而航空碳纤维价格审定后一般不会大幅变动,会对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募投项目不及预期:目前多数相关上市企业都在积极募投项目提升产能规模,需留意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下游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军用航空市场对高端航空新材料均有明显需求贡献增量,因此军费投入持续性和政策对国产材料支持力度尤为重要;民用航空领域下游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留意商用航空领域不同型号放量情况以及航空新材料的渗透率;增材制造下游应用的预测存在主观判断,需求领域的开拓需要应用成本的不断降低,因此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技术路线不明确:目前增材制造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线尚没有明确,因此存在技术被颠覆的风险;
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风险:军工新材料作为高风险偏好板块,高估值导致股价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