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恒玄科技-688608-2022年中报点评:22H1业绩下滑,静待下游需求及盈利恢复-220906

《中信证券-恒玄科技-688608-2022年中报点评:22H1业绩下滑,静待下游需求及盈利恢复-2209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恒玄科技-688608-2022年中报点评:22H1业绩下滑,静待下游需求及盈利恢复-2209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收6.87亿元,同比-6.27%,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57.1%,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82.1%。公司是国内智能音频主芯片龙头厂商,下游客户优质,芯片产品性能和市场份额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展望未来,公司积极布局AIoT,基于耳机芯片进一步拓展智能音箱、手表、眼镜等领域,有望成为智能物联时代边缘端最优秀的平台型芯片供应商。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为2.76/5.07/7.13元,维持“买入”评级。
▍行业淡季+疫情导致终端需求疲弱,公司上半年业绩阶段承压。22H1公司实现营收6.87亿元,同比-6.27%,一方面耳机终端处于去库存阶段,另一方面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通胀等因素等影响终端需求。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5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82.1%,符合前期业绩预期。
公司利润下降幅度高于收入,主要系收入增速放缓,同时公司持续扩大研发人员规模以及新品流片,费用显著提升。分业务来看,我们预估公司耳机类芯片占比约6-7成,终端需求疲弱下业务收入同比下滑;手表类芯片占比约2-3成,作为公司去年拓展的新品实现较快成长。分季度来看,公司22Q1/Q2分别实现营收2.87/4.00亿元,同比-1.2%/-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0/0.34亿元,同比-119.2%/-59.4%。展望后续,公司在研发端持续高投入为新品蓄力,12nm平台BES2700主芯片已经供应三星、小米、华为等,下半年新一代手表芯片亦有望逐步落地,带动公司业绩环比改善。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相对稳定,研发费用持续扩张。公司2022H1毛利率为39.41%,同比+1.20pcts,2022Q1/Q2毛利率分别为39.89%/39.06%,分别同比+1.54/+0.95pct,虽然上游成本端仍有一定程度上浮,但公司高毛利率产品如耳机、手表新品占比进一步提升,使得毛利率表现相对稳定。费用端,公司2022H1研发费用为2.09亿元,同比+82.1%;研发费用率为30.47%,同比+14.79pcts,主要系研发人员持续扩张,截止2022H1末员工总数约468人(去年同期为315人)。2022H1管理+财务+销售费用率为4.55%,同比+1.30 pcts,相对稳定。此外公司2022H1存货达到近9亿元,相对于Q1末增加近1.7亿元,主要系原材料以及对下半年新品的备货增加所致。
▍从智能耳机到智能手表、智能家居,公司持续实现品类扩张。(1)智能耳机主芯片:公司在22nm/28nm工艺节点基础上,开发出新一代12nm工艺主芯片,智能化功能提升的同时降低功耗及时延,目前产品已用于小米Buds 4 Pro,预计后续将有多款旗舰耳机采用;(2)智能手表主芯片:第二代SoC自22Q3开始量产,采用12nm制程,在提升算力的同时优化功耗,集成自研图像驱动MCU,单价大幅提升,目前产品已经用于小米Watch S1 Pro,预计公司未来持续迭代产品并导入品牌客户,带动手表业务持续成长。(3)智能家居芯片:在WiFi-SoC基础上,公司亦在研发量产WiFi单连接芯片,WiFi4产品已经开始量产,WiFi6产品有望在下半年落地,将应用于电视、平板、笔记本等音视频终端。整体而言,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AIoT市场具备低功耗智能主控平台型芯片,未来将持续围绕终端智能化的趋势,在可穿戴及智能家居设备领域纵深发展。
▍风险因素:技术升级导致的产品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贸易政策变化导致客户变动的风险。
▍投资建议:由于2022H1下游需求承压,品牌新品发布延后,叠加公司研发人员持续扩张,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2024年EPS预测至2.76/5.07/7.13元(原预测为4.94/7.45/10.09元)。我们参考公司2021.1至今的PE-Forward水平,平均值为68倍(下限22倍,上限113倍),考虑到我们基于2023年业绩预测进行估值,基于审慎原则我们给予2023年40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203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