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

上传日期:2022-09-06 10:17:40 / 研报作者:杨帆于翔刘春彤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pdf
大小:41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

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政策每周热点评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2090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政策热点包括:国常会部署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国务院召开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商务部将加快推出一揽子政策稳外资、工信部等五部门发文推动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9月份起政府猪肉储备将分批次投放、外交部、商务部回应美方限制出口两款芯片等。
  ▍国常会部署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2022年8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扩大有效需求。会议指出,稳经济接续政策细则9月上旬应出尽出,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并将老旧小区改造、省级高速公路等纳入支持领域。出台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为重点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配足中长期贷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点评:在稳投资方面,8月24日的国常会提出,在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项目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本次国常会对其用途作了进一步细化,包括:“对符合条件成熟项目要满足资金需求,避免出现项目等资金情况”;“将上半年开工项目新增纳入支持范围,对之前符合条件但因额度限制未投放项目自动纳入支持”等。同时,会议指出,“国务院再派一批督导和服务工作组,赴若干省份推动政策落实”,有助于保障项目开工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此外,后续财政加码空间仍然较大,若出现专项债扩容等或将对进一步支撑基建投资。在稳地产方面,会议要求“地方要‘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和保交楼专项借款,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8月24日国常会指出“允许地方‘一城一策’灵活运用信贷等政策”,或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调控自主权,更好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8月22日LPR调降后,绝大多数二三线重点城市都维持在全国下限水平或者是5年期LPR水平。预计在保交楼风险得到逐步化解之后,投资——交付——销售端的负反馈或将被打破,房地产市场逐渐企稳。
  ▍国务院召开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2022年8月29日,国务院召开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今年针对新挑战果断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力度超过2020年,规模合理适度。要把这些政策落到位,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点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就更需要抓好“放管服”改革,把市场活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推动经济复苏。“放管服”改革通过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范围,优化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从而赋予市场主体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一财社论点评提到,“一旦高达1.6亿多户市场主体龙腾虎跃起来,经济就会蓬勃起来”。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已得到持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8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已跻身全球前40位,并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商务部将加快推出一揽子政策稳外资。2022年8月30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郭婷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资企业仍然普遍看好在华投资前景,今年前7个月,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下一步,商务部将抓紧出台新一批的稳外资政策措施。
  点评:根据商务部信息,新的稳外资政策包括加紧推出新版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领域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积极出台促进制造业引资和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相关专项政策,引导外商持续加大制造业和研发领域的在华投资。这是对胡春华副总理8月17日出席全国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的落实。胡春华指出,要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提振外资企业预期、稳住存量外资,下大力气吸引新的外商投资,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以实际行动增强外资企业信心。稳外资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有助于增强国内市场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效率和质量。根据商务部数据,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983亿元,同比增长17.3%。此外,商务部还将推动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推动全国服务业领域的制度开放。目前,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5地进行。今年前7个月,上述5个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高于全国13.6个百分点,吸收外资的金额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比例达到35.8%。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文推动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2022年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至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
  点评:我国电力碳排放在国家总排放中占比近50%,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电力能源供给将由主要依靠传统煤电逐渐转变为更多依靠风电、光伏等低碳排放的新能源发电,能源生产将从主要依靠资源转变为更多依靠装备,电力装备成为落实“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行动计划》提出装备体系绿色升级行动、电力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行动、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行动等六项行动。具体包括,火电装备方面开展在役机组及系统灵活性、深度调峰等技术研究和应用、水电装备方面发展可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等技术及装备等,着力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预计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化进程或将加快、输变电设备绿色低碳发展或迎来技术革新。
  ▍9月份起政府猪肉储备将分批次投放。2022年8月29日,根据改革委官网消息,为保障节假日期间猪肉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自9月份开始分批次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联动投放储备。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点评:今年6月中下旬以来,生猪价格就处于波动上涨态势。对于7月上旬生猪价格上涨过快的现象,发改委表示,主要是因为生猪市场出现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行为。截至8月第4周,生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21.97元/公斤和34.08元/公斤,环比分别涨1.9%和0.9%,同比分别涨48.3%和36.7%,同时压栏情绪和二次育肥现象再次增多。此次发放“储备肉”是对7月5日发改委表示“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具体落实。今年以来,发改委对猪肉价格的调控工作主要以收储为主——分别在2月28日、3月8日、3月31日和4月8日开展了4次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此次是年内首次投放猪肉储备。发改委上一次密集投放中央冻猪肉储备是在自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3月10日,期间36个大中城市猪肉(精瘦肉)价格下降了7.2%。预计本轮投放猪肉储备或将稳定猪肉价格,保障后续节假日期间的猪肉市场供应。
  ▍外交部、商务部回应美方限制出口两款芯片。2022年8月31日,美国芯片设计公司英伟达称被美国政府要求限制向中国出口两款被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任务的最新两代旗舰GPU计算芯片A100和H100。9月1日,外交部、商务部分别就此回应。商务部表示,“美方相关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也将严重影响美国企业的利益”、“美方应立即停止错误做法,公平对待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
  点评: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解释称,“新措施是美国重审出口限制政策的一部分,旨在确保在美国制造或使用美国技术的产品未来不会在军民一体化的框架内落入中国军工综合体”。这种做法是典型的科技霸权主义,企图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遏制打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此举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目前,美国的制裁主要集中在一些新的高端技术领域,可能会对我国企业的部分商业行为造成负面影响。但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高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硬科技实力,有望逐步降低对美国的科技依存度。虽然现在的研发投入总量仍然不及美国,但是增速却明显较高,体现出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2021年,中国研发支出年均增长12.3%,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期7.8%的增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