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利率专题:2022H1,银行理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220904

《民生证券-利率专题:2022H1,银行理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220904(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利率专题:2022H1,银行理财交出了怎样的答卷?-220904(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与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上半年银行理财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应如何解读?本文聚焦于此。
上半年,理财市场呈现了哪些变化?
在年初“破净潮”和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理财市场的扩张并未受到明显约束,规模持续增长。但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之下老产品持续关闭、资本市场动荡造成发行放缓之下,存续产品的数量下降,对应单只理财产品平均规模有所增长。此外,净值化转型继续推进,国有行和股份行净值化转型程度继续提升。
在此过程中,理财市场逐步呈现以理财公司为主导的市场格局,市场层次与销售渠道更为丰富,对应理财投资者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但投资风险偏好下降,期限偏好“两极化”的特征凸显,主因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之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储蓄意愿增强。因此从资产配置角度而言,当前情形下理财产品收益具备较强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理财机构如何应对市场波动?主要还是通过优化组合结构、调整投资策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来加以应对:(1)产品结构调整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期限偏好相对应,以开放式产品为主导,新发封闭式产品期限逐步拉长,固收类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较快,而混合类产品规模占比下降;(2)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增配高等级信用债,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降;(3)同时,理财机构对投资者教育也进一步增强。
此外,现金管理类产品有何变化?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债券占比下降,存款类资产配置力度提升,呈现较高流动性特征。往后看,过渡期即将结束,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持续推进,规模上有所约束。资产配置来看,预计现金管理类产品将增加高流动性及短期限资产的配置比例,与货币基金收益率利差趋势上将继续收窄。
如何看待债市?
一方面,随着理财破净影响逐步消退,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或将企稳回升,理财资金依然是债市新增资金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在全面净值化、投资者仍以低风险偏好的群体为主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对债券等资产的配置力量仍具有刚性,从配置上来看主要利好高等级、短久期品种。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市场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