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

上传日期:2021-07-07 12:20:45 / 研报作者:姚佩邢妍姝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pdf
大小:8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

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
文本预览:

《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策略专题:A股“硬科技”公司榜单-21070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①“硬科技”主要强调核心技术壁垒,并不限于“硬件科技”。

②为何关注:国内政策和A股上市结构中,“硬科技”都是重点方向。

③视角1:监管层视角,证监会修订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有较高参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同时区分科创板和存量板块的专利数口径,科创板榜单包括:爱博医疗、恒玄科技、奇安信等;存量板块榜单包括:迈瑞医疗、闻泰科技等。

④视角2:创新的灵魂人物,高管中有院士任职,指引公司技术路线选择和关键技术突破,榜单包括:中科曙光、科伦药业等;⑤视角3:创新的中坚力量,研发人员&人均研发支出稳定增长,有利于研发成果继承迭代,榜单包括:紫光股份、歌尔股份等。

正文摘要何为“硬科技”?参考MITTheEngie基金发布的《2019硬科技图景》,“硬科技”被描述为:通过科学,工程设计和领导力的融合来解决世界上最重要的挑战的变革性技术。

从“十四五”规划强调的核心技术所涉行业来看,包括先进制造、能源、材料科学、生物技术、机器人、清洁科技、农业科技等等,并不仅限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硬件科技”。

为何关注“硬科技”?(1)国内政策转为更加强调核心技术。

政策对科技的重点支持方向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明显转向,强调“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2021/4/16证监会修订公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硬科技”在资本市场层面也更为受到政策支持。

(2)A股的科技巨头壁垒更多来自“硬科技”。

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巨头以互联网平台公司为主,壁垒主要来自先发优势之下积累的用户基础;但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居前的科创公司主要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偏“硬科技”公司,壁垒更多来自于核心技术。

如何甄别A股上市公司是否具备“硬科技”?监管层的视角:改良后的科创板上市标准。

针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中对IPO企业的科创属性进行改良,主要包括:(1)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2)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0%;(3)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10%;(4)(净利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连续三年持续提升;(5)参控股公司的有效专利数高于行业均值(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申请的专利数>20(科创板)。

主要分布行业:医疗器械、专用设备、半导体;个股:迈瑞医疗、三一重工(主板、创业板);爱博医疗、恒玄科技(科创板)等。

“人”的角度:(一)中坚力量:研发人员稳定性。

研发人员稳定有利于研发成果的继承和迭代,同时也体现公司战略上对研发活动和人才的重视,以及研发人员本身对于公司前景的判断。

主要考虑两个筛选指标:(1)研发人员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加;(2)人均研发支出连续5年持续增加。

主要分布行业:计算机应用、电子制造,个股:紫光股份、歌尔股份等。

(二)领军人物:高管中的含“院”量。

灵魂人物在技术路线的选择和关键技术突破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条选股思路:第一,董事长或董事为院士;第二,院士任独董,同时满足(1)院士任职满一年,并且目前仍然在职;(2)同一院士在三家以上上市公司任独董。

主要分布行业:计算机设备、化学制药,个股:中科曙光、科伦药业等。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