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7期(2022年6、7月):供需松动面板价格下跌,稼动调降库存有望改善-220902

《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7期(2022年6、7月):供需松动面板价格下跌,稼动调降库存有望改善-22090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7期(2022年6、7月):供需松动面板价格下跌,稼动调降库存有望改善-220902(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各尺寸价格情况:
小尺寸方面:6月价格相对平稳,7月价格全线下跌,跌幅4.2%-9.1%。预计短期价格仍承压,主要缘于:受地缘政治、通胀加剧影响,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叠加智能手机进入成熟期,消费者换机需求减弱,整机库存仍偏高,终端品牌采购策略谨慎;需求疲软下智能手机面板仍供大于求。全年来看,我们预计全球/中国智能机出货量分别为12.65/2.88亿部,同比-7%/-13%。分季度来看,我们预计Q2为国内智能机出货年内低点,22H2新机发布有望带动手机需求触底回暖,Q3后小尺寸面板整体价格料逐步趋稳。总体来看,终端需求疲软下小尺寸面板价格短期回调,整体价格承压;中长期看,小尺寸显示技术升级路径成熟,OLED/LTPS/a-Si技术依次迭代;据群智咨询预测,2022年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规模约达1440万部,同比+99.6%;OLED渗透率有望提至45%,我们看好OLED未来发展。
中大尺寸方面:年初至今,平板累计跌幅为20.55%-34.29%,笔电累计跌幅为19.44%-35.51%。平板下游需求持续低迷,价格跌幅扩大。笔电来看,目前品牌厂及OEM面板库存较高,品牌厂下调采购计划,总体来看,Q2备货需求仍不振;供给端,部分面板厂商于Q2调减稼动率,有效供应及出货面积有所下降,但其比例仍小于需求回落幅度。总体来看,后疫情时代需求回归理性,我们预计仅北美A客户22Q3对平板、笔电备货需求较强,采购品牌厂降低库存意愿带动面板厂策略趋于激进,品牌厂及面板厂均调降全年出货目标之下,面板厂开始减产,我们预计22Q3价格仍承压,22Q4后旺季备货有望拉动价格拐点向上;长期而言,预计需求趋于稳定,厂商转产及新增产线投建增加供给,供需逐渐走向均衡;同时厂商竞争加剧,未来行业格局或将重构。
大尺寸方面:本轮价格周期中,32”/43”/50”/55”/65”价格自21年7月达到顶点后景气下行,21年7月-22年7月累计变化为-67.42%/-60.43%/-64.39%/-62.28%/-60.88%,年初至今累计跌幅16.09%-37.50%,目前为2018年12月以来价格最低水平,已接近/跌破面板厂现金成本;6月价格环比变化-4.8%/-2.6%/-3.2%/-9.5%,7月环比变化-6.5%/-8.3%/-3.9%/-6.5%/-13.5%,跌幅扩大。我们认为主要源于:国际局势动荡、全球通胀等因素影响,终端需求疲软,库存高企,韩国品牌大幅砍单,据CINNO,2022年主要品牌对LCDTV面板采购计划下修18%;供给端,大部分面板厂商于Q2起调减稼动率,有效供应及出货面积有所下降,据CINNO,6月/7月国内LCD面板稼动率分别约75.6%/73,3%,分别环比-9.6%/-3.3pcts,均同比约-20pcts,但Q2末累积高库存仍对Q3供应形成补充;据群智咨询测算,22Q2/Q3供需比分别为9/7,目前品牌采购策略仍以降库存为主,稼动率已显著调降,但仍过剩。我们预计22Q3后旺季备货需求及产线稼动率%/15.3%(此前预计Q3供需比8.6%),各尺寸均呈宽松状态。调降有望带动库存水平趋于健康,后续供需逐步趋于平衡,Q3后景气度仍有望触底复苏。
厂商数据:各尺寸面板价格承压之下,6、7月中国面板市场的重点公司营收同比、环比跌幅扩大。其中友达光电受面板价格下行和疫情防控停工的影响,6、7月营收同比-39.03%/-47.72%,环比-5.83%/-15.76%;群创光电受TV面板景气度下行影响,6、7月营收同比-38.80%/-51.13%,环比+7.11%/-18.28%;瀚宇彩晶受大尺寸价格回落影响,6、7月营收同比-39.85%/-41.93%,环比-6.05%/-9.90%。偏光片公司明基材料6、7月营收同比-6.09%/-6.06%,力特光电6、7月营收同比-16.05%/-18.93%。显示驱动IC公司联咏6、7月营收同比-29.54%/-44.85%,天钰6、7月营收同比-26.43%/-32.38%。
主要产品出货量情况:6、7月TV面板出货量同比-2%/-5%,环比-1%/-8%。主要缘于:疫情、俄乌战争加剧经济压力,三星暂停面板采购,市场信心不振,北美市场大尺寸拉货动能不足,需求明显受抑制;同时目前下游厂商清理库存意愿强烈,渠道拉货趋于谨慎,头部电视品牌/OEM厂商下调订单量,TV面板出货有所走弱。6、7月监视器面板同比-5%/-16%,笔记本面板同比+20%/-36%,平板电脑面板同比-3%/0%。主要缘于:后疫情时代IT需求逐步回归理性,监视器面板/平板面板出货维持同比下跌态势。群智咨询预测,22Q3全球消费电子终端市场不确定性仍多,库存高企之下,品牌控制库存的力度空前加大,后续传统旺季拉货仍谨慎。
供给侧与需求侧近况更新:6、7月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预计2022年全球TV出货同比-6.7%
供给端,6、7月中国境内/境外LCD产线稼动率分别下调至73%、55%,国内AMOLED产线仍处低稼动。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模组青岛基地封顶,设计产能显示模组1.5亿片/年。恒美预计其偏光片项目预计9月投产,设计产能9000万平米/年。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TCL华星武汉t3项目自动化设备成功搬入,设计产能为45K/月。TCL华星广州t98.6代线提前3个月完成首片产品点亮,设计产能为180K/月。
需求端,2022年全球TV出货量料将同比-6.7%。据奥维睿沃(AVCRevo)报告,22H1全球TV出货量90.7M,同比-7.8%,出货面积63.7M㎡,同比-5.4%;出货平均尺寸48.5”,同比+0.5”。奥维睿沃预测,2022年,受益于世界杯观赛需求、海外黑五促销以及中国“双11”促销等多重利好因素,22H2的TV出货降幅有望收窄,消费能力较弱的新兴市场需求有望恢复,22H1中国/北美/西欧/东欧出货量分别同比-0.1%/-9.5%/-7.9%/24.4%。但从宏观环境看,全球经济仍然受到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的影响,通胀水平超出预期。IMF 7月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从去年的6.1%放缓至3.2%,较4月预测值下调了0.4pct,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压力。总体而言,我们认为22H2的TV出货仍维持下跌态势,奥维睿沃预测2022年全球TV出货同比-6.7%。
上下游动态追踪:上游方面,据韩媒sisajournal-e,三星显示同意以60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30.6亿元)的价格接受来自ULVAC的第8.5代蒸镀机,具有最小化FMM下垂的优点。随着国家对OLED产业自主发展的重视度提升,以及相关技术得到突破,OLED蒸镀设备研发速度加快,我们看好国内厂商逐步实现替代。下游方面,据OLED industry消息,华为于7月27日正式发布MatePad Pro 11,搭载11英寸120Hz OLED屏,可以提高对比度和响应速度,且OLED屏不需要背光层与液晶层结构,使得设备更加轻薄便携。我们认为,OLED技术具备成本优势,随着可靠性及制造产能提升有望持续渗透中高端IT产品,我们看好龙头OLED厂商布局。
重点公司追踪:6、7月电视面板价格仍跌,分别环比下跌2.6%-9.5%/3.9%-13.5%。TV面板价格自2020年5月低点至2021年7月上涨77.1%-169.7%,2021年7月达到顶点后景气度下行,2021年7月-2022年7月降幅为60.43%-67.42%,2022年6、7月环比下跌2.6%-9.5%/3.9%-13.5%。后疫情时代需求回归理性,同时国际冲突及宏观经济影响下,终端需求疲软,厂商已调降稼动,然行业累计库存高企,供需仍宽松。目前TV面板价格已接近/跌破面板厂现金成本,已近底部,静待反转。供给端,三星L8-290K/月退出,部分面板厂商于Q2调减稼动率,有效供应及出货面积有所下降,据CINNO,6月/7月国内LCD面板稼动率分别约75.6%/73,3%,分别环比-9.6%/-3.3pcts;需求端,预计22Q3后旺季备货有望拉动库存水平趋于健康,供需逐步趋于平衡,价格有望企稳回暖。长期来看,韩厂退出趋势较为确定,国产替代趋势下国内面板龙头份额提升,我们认为京东方、TCL底部明确,静待业绩反转,目前处于估值低位,料股价随大尺寸面板景气度复苏逐步反弹,建议逢低布局。
风险因素:俄乌冲突加剧;疫情控制不及预期;下游需求走弱;海外产能退出不及预期;技术革新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