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证券-德赛电池-000049-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逆势高增,储能电芯积极布局-220831

文本预览:
德赛电池(000049) 【投资要点】 业绩实现高增。 公司发布半年报, 2022 年 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4.78亿元,同比增长 23.34%, 主要得益于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其中智能手机类业务实现营收 42.27 亿元,同比增长30.03%;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实现营收 19.08 亿元,同比增长 44.73%;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收 13.55 亿元,同比增长3.86%,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业务实现营收 12.77 亿元,同比增长 8.9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07 亿元,同比增长 14.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97 亿元,同比增长 15.62%,公司克服疫情反复以及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由稳转降的不利影响,业绩逆势高增。 产品结构优化,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 年 H1 公司毛利率为 9.40%,同比上升 0.09pct,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分产品来看,智能手机类/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 / 智 能 穿 戴 类 / 笔 记 本 电 脑 和 平 板 电 脑 类 毛 利 率 分 别 为9.08%/15.05%/8.38%/4.13%。从费用端来看,2022 年 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87%,同比上升 0.15pct, 其中财务费用为-0.06 亿元,同比减少 0.19 亿元,主要是汇率波动的影响;研发费用达到 2.62 亿元,同比增长 53.1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贴合市场需求,积极布局储能电芯业务。根据高工产研新能源研究所(GGII)半年度调研统计,2022 年上半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4.5GWh,整体规模已接近 2021 年全年水平,全年看,预计便携式、户用家储和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规模均有望实现 1-3 倍增长。 基于储能电池市场的高增长态势,公司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积极布局储能电池领域,进行储能电芯项目建设。 2021 年,公司出资 3.5 亿元设立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储能电芯业务,这是公司从电源管理系统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向电芯业务领域的延伸。今年 1 月,公司签订协议,确定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计划投资额 75 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 产能,其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 16 亿元,设计年产能 4GWh,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22.44 亿元, 力争在明年一季度正式投产运营;项目二期计划投资 29.5 亿元,设计年产能 8GWh;项目三期计划投资 29.5 亿元,设计年产能建设 8GWh,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120 亿元。公司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投资建议】 公司为控股型企业,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主要业务包括中小型锂电池、储能电池的封装集成业务、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 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SIP 业务、储能电芯业务,目前公司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等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前景、下游需求情况和上半年业绩表现,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70/261.48/292.45 亿元,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3/11.07/14.24 亿元, EPS 分别为 2.94/3.69/4.7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15/11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的影响;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展开>>
收起<<
《东方财富证券-德赛电池-000049-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逆势高增,储能电芯积极布局-2208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财富证券-德赛电池-000049-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逆势高增,储能电芯积极布局-22083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方财富证券《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逆势高增,储能电芯积极布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德赛电池(000049) 【投资要点】 业绩实现高增。 公司发布半年报, 2022 年 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4.78亿元,同比增长 23.34%, 主要得益于市场份额的提升以及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其中智能手机类业务实现营收 42.27 亿元,同比增长30.03%;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实现营收 19.08 亿元,同比增长 44.73%;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收 13.55 亿元,同比增长3.86%,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业务实现营收 12.77 亿元,同比增长 8.9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3.07 亿元,同比增长 14.3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97 亿元,同比增长 15.62%,公司克服疫情反复以及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由稳转降的不利影响,业绩逆势高增。 产品结构优化,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 年 H1 公司毛利率为 9.40%,同比上升 0.09pct,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分产品来看,智能手机类/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 / 智 能 穿 戴 类 / 笔 记 本 电 脑 和 平 板 电 脑 类 毛 利 率 分 别 为9.08%/15.05%/8.38%/4.13%。从费用端来看,2022 年 H1 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4.87%,同比上升 0.15pct, 其中财务费用为-0.06 亿元,同比减少 0.19 亿元,主要是汇率波动的影响;研发费用达到 2.62 亿元,同比增长 53.15%,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贴合市场需求,积极布局储能电芯业务。根据高工产研新能源研究所(GGII)半年度调研统计,2022 年上半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4.5GWh,整体规模已接近 2021 年全年水平,全年看,预计便携式、户用家储和电力储能锂电池出货规模均有望实现 1-3 倍增长。 基于储能电池市场的高增长态势,公司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积极布局储能电池领域,进行储能电芯项目建设。 2021 年,公司出资 3.5 亿元设立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储能电芯业务,这是公司从电源管理系统封装集成业务领域向电芯业务领域的延伸。今年 1 月,公司签订协议,确定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计划投资额 75 亿元,分三期布局20GWh 产能,其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 16 亿元,设计年产能 4GWh,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22.44 亿元, 力争在明年一季度正式投产运营;项目二期计划投资 29.5 亿元,设计年产能 8GWh;项目三期计划投资 29.5 亿元,设计年产能建设 8GWh,三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120 亿元。公司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投资建议】 公司为控股型企业,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主要业务包括中小型锂电池、储能电池的封装集成业务、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 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 SIP 业务、储能电芯业务,目前公司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等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前景、下游需求情况和上半年业绩表现,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22.70/261.48/292.45 亿元,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3/11.07/14.24 亿元, EPS 分别为 2.94/3.69/4.74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9/15/11 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的影响;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新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