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

上传日期:2021-07-07 17:47:37 / 研报作者:朱志强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pdf
大小:196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

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
文本预览:

《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和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基础设施公募REITs深度研究报告:配置公募REITs,追寻长期收益-210707(44页).pdf(4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募REITs的海外实践:公募REITs是一个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已经比较成熟。

美国:目前全球第一大市场,截至2020年底,美国地区共有223只REITs,市值规模达到12492亿美元;主要以权益性产品为主,底层资产丰富包括零售、住宅、办公、医疗、多元化、工业、住宿/度假村等12种类型。

亚洲地区:REITs起步晚,发展速度快,2020年底市值规模已达到2813.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等发达资本市场,其中日本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REITs市场,底层资产以综合型、办公等为主。

◆产品收益包括资本利得和分红收益,产品属性有别于股票、债券等。

REITs产品的收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底层基础资产的分红,二是REITs证券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

相比直接投资不动产:具有更低的投资门槛、更好的流动性、较高的信息透明度以及专业机构的专业化管理;相比股票投资:业务模式相对清晰,投资人容易理解,投资收益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产品投资收益相对有限,强制分红且分红规模相对稳定。

相比于债券投资:拥有权益属性,可享受资产增值收益,聚焦资产不依赖主体信用。

相比于普通基金投资:投资标的实为底层不动产,收益来源有差异。

◆美国REITs收益年化超过9%:以2020年底为分析基准,过往10年、20年、40年公募REITs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9.10%、9.71%和9.43%,其中分红收益率约在4%-5%,总回报率波动与标普500指数基本一致。

亚洲地区REITs收益年化收益率处于9%-10%左右:过往十年亚洲主要地区的公募REITs的年化综合收益率处于9%-10%左右,相对而言酒店、医疗健康等领域表现最佳。

现金分配比例方面,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分别为6.5%、5.9%以及4.3%。

◆REITs的境内实践:2014年中信启航在深交所挂牌,类REITs产品并未真正实现权益融资实际仍旧为负债,优先级产品的加权利率约为5%左右。

2020年是我国公募REITs元年,首批上市后,国家发改委发文进一步放开试点范围。

截至7月2日,首批基础设施REITs产品已上市两周,首批9只产品中,有8只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有1只产品广州广河跌破产品发行价,平均涨幅为2.05%。

◆首批REITs共9个,质地较为优秀。

本次首批试点项目共有9家,其中产权类项目5家,特许经营权类项目4家,综合项目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底层资产运营水平以及财务表现来看,项目质地较为优秀,按照发行价计算,募集规模为314.03亿元。

◆投资建议:公募REITs产品具有长期投资价值,首批项目质地优良,经营情况良好,建议关注产权类项目。

综合分析美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区的具体实践,公募REITs产品既具有相对固定的现金分红,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具备获取资本利得的空间,长期来看产品的年化综合回报率可以达到10%左右,是一个值得长期持有的投资品种。

我国首批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共有9只,经过监管部门的严格筛选和审核,底层资产较为优质,所处的区域位置均属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核心城市,经营业绩有望持续。

特别是产权类REITs,多属于核心区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稀缺性进一步得到市场的追捧,相关资产的市场价值具备升值的可能性,建议予以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基础设施资产运营不及预期,利率波动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