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

上传日期:2022-09-01 17:35:10 / 研报作者:尹欣驰李景涛李子俊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pdf
大小:29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小鹏汽车-XPEV.US-2022年中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G9交付提升盈利能力-2209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小鹏汽车发布22Q2业绩,实现营收74.4亿元,环比-0.2%;毛利率环比-1.3pcts,业绩符合预期。短期视角,我们看好小鹏G9于2022Q3上市会带动毛利率环比改善。中长期视角,智能化方面,公司目前在本土化研发、行驶数据、算法积累等方面都有半个身位的领先,此外电机自研、800V快充技术持续补齐电动化能力。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电动浪潮下的长期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毛利符合预期,汇兑损益拖累归母净利润。2022Q2小鹏汽车实现营收74.4亿元,同比+98%,环比-0.2%;单车收入21.60万元,同环比持平。2022Q2毛利率10.9%,同比-1.0pct,环比-1.3pcts;其中,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9.1%,同比-1.9pcts。费用方面,22Q2研发、SG&A费用率,分别为17.0%、22.4%,环比+0.6pct、+0.04pct。22Q2公司营业利润为-20.9亿元(22Q1:-19.2亿元);GAAP归母净利润为-27.0亿元(22Q1:-17.0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24.6亿元(22Q1:-15.3亿元),亏损环比扩大主要系计提9.38亿元汇兑损益。单车盈利方面,单车经营利润为亏损6.07万元,亏损同比收窄2.24万元,环比扩大0.52万元;单车Non-GAAP净利润为-7.16万元(亏损环比扩大2.74万元),主要系汇兑损失带来2.73万元的负向影响。
  ▍G9带动产品矩阵向上突破,看好盈利能力改善。2022年之前,小鹏车型定价集中在30万元以下车型(G3定位紧凑型SUV,定价16.89-20.19万元;P5定位紧凑型轿车17.79-24.99万元;P7定位中型轿车,定价23.99-42.99万元),我们预计2022年新车G9定价将在30-40万元;根据工信部官网,G9将提供带电量78.2kWh的磷酸铁锂电池和98kWh的三元锂电池两种版本,续航里程覆盖570~702km。上述配置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我们认为随着2022Q3小鹏G9的上市,公司进军30万元以上价格带,有望抢占中型SUV市场中BBA和二线豪车品牌的份额,实现价格带突破、拉升品牌力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毛利率,公司毛利率有望环比提升。
  ▍电动化能力持续补齐,2023年全新平台蓄势待发。补能方面,小鹏G9搭载800V快充平台,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极致补能体验,2023年全面建设超快充站点。三电技术方面,公司目前正在开展电机的自研自制,后续还将继续加强CTC、CTP等技术的研发。我们认为,此前小鹏汽车依靠辅助驾驶的全栈自研培养消费者认知,公司在电动化(三电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对低于智能化,而公司目前对于电动化的重视和投入将在下一代车型中得以验证。2023年公司将推出两个全新平台,B级、C级车各一款,我们看好公司电动化能力补齐、智能化领先延续下新车型的竞争力。
  ▍智能驾驶落地进度领先,城市NGP计划于2022Q3推送。在智能电动的趋势下,自动驾驶水平是车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小鹏从成立之初坚持全栈自研,自动驾驶落地速度相对领先。小鹏于2022年7月1日通过OTA向小鹏P5车主推送LCC增强版,是国内首个量产并应用激光雷达的版本;公司计划于2022Q3向P5用户推送城市版NGP,系小鹏基于自研算法、配合“视觉+激光雷达”的硬件方案和高精地图所打造,而此前推出的高速NGP在2022Q2渗透率已达65%,为城市NGP的发布积累一定的用户使用习惯;公司计划将于2023年推出XPilot 4.0。
  ▍风险因素:公司新车型发布时间低于市场预期;公司新车型销量不达预期;芯片紧张影响整车供给能力;终端市场爆发价格战。
  ▍投资建议:公司目前在本土化研发、行驶数据、算法积累等方面都有身位的领先,公司有望率先拿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入场券。考虑到今年Q2局部疫情反复对行业整体产销和公司全年交付量的拖累、国内电动车行业中长期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销量预测至17.2万辆(原预测为18.0万辆),维持其2023/24年销量预测31/48万辆。当前小鹏年销量区间与特斯拉2016~2018年时较为接近(小鹏2021/2022E销量分别为9.8/17.2万辆,特斯拉2016~2018年销量分别为7.6/10.1/24.5万辆),参考特斯拉2016~2018年年末市值/下一年收入比值均在2.3~2.7之间,我们给予小鹏2023年2.5倍PS,对应美股(XPEV)32美元目标价,港股(09868.HK)125港元目标价,均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