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

上传日期:2022-09-01 12:14:22 / 研报作者:刘易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pdf
大小:46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

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高澜股份-300499-2022年中报点评:水冷业务不及预期,新能车业务保持高增-2209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2H1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净利润显著承压,主要系纯水冷却设备业务营收大幅下滑、多块业务毛利率下滑、费用增加。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深度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已积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优质客户;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电子及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速。公司前瞻性布局IDC液冷业务和储能液冷业务,相应产品已经落地,2022年有望迎来收入放量。预计液冷方案将会是IDC温控和储能温控领域的未来趋势,公司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情况,鉴于公司下游景气度及后续更高的增长潜力,给予公司2023年37倍PE,下调目标价至15元,维持“买入”评级。
  ▍22H1营收增速符合预期,净利润显著承压。2022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2H1公司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增长32.6%;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89.4%。22H1营收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两块业务营收增长显著,其中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实现营收3.26亿元(YoY +161.2%),新能源汽车电子实现营收2.79亿元(YoY +48.5%)。
  22H1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纯水冷却设备业务营收大幅下滑、多块业务毛利率下滑、费用增加,新能源发电水冷业务实现营收0.46亿元(YoY -59.9%),直流水冷业务实现营收0.19亿元(YoY -82.3%);整体毛利率21.2%(相较于2021年全年-5.21pcts),其中新能源发电水冷业务毛利率2.4%(相较于2021年全年-8.96pcts)、新能源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23.2%(相较于2021年全年-4.45pcts)、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毛利率18.4%(相较于2021年全年-2.49pcts);22H1公司管理费用7119万元(YoY +31.8%),研发费用4838万元(YoY +38.3%),财务费用1895万元(YoY +41.4%)。
  ▍22H1传统业务营收下滑主要由于下游行业竞争激烈、局部疫情反复延缓项目进度。国内海上风电在经历抢装潮后步入了平价时代,虽然市场空间很大,但海上风电设备中标价格呈下降趋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行业补贴退坡,收益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公司的水冷业务订单有所下滑,一方面是由于局部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投资延缓,招标推迟,主要客户的装机量有所收缩,导致公司订单签署和产品交付随之延迟;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户降价压力,导致部分订单流失。
  ▍2022年新能源汽车电子与动力电池热管理业务有望保持高增。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1-7月份同比增长116.1%,7月单月同比增长119.1%。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对动力电池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格,我国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本土供应商有望在技术迭代中完成国产替代。
  FPC加速替代传统铜线线束亦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带动FPC需求扩张,而FPC下游集成产品CCS将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公司通过外延+内生,已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与热管理领域,产品包括隔热棉、加热膜、缓冲垫、FPC/CCS等,已积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中航锂电、比亚迪等优质客户。未来通过业务协同,公司有望实现产品品类扩展以及配件级向系统级的升级,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持续看好公司储能温控+IDC液冷业务的拓展,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CNESA数据,202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中,电化学储能占比高达73%,未来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有望保持50%以上高增速。温控对锂电池储能十分重要,液冷方案正成为未来储能温控的主流方式。数据中心是我国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走向大型化和集约化,降低PUE已经成为数据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液冷方案有望成为主流选择。公司在液冷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通过前瞻性布局,已开发出多项储能热管理产品、数据中心液冷产品。
  22H1公司其他主营业务(包含了公司的IDC液冷、储能温控业务)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增长196.4%。预计随着我国储能温控行业、数据中心液冷行业的迅速发展,公司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风险因素:未来风电整机终端价格下降、国内直流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疫情持续影响及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公司新产品开发和新应用领域的拓展风险;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公司收购整合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动力电池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子、储能温控及IDC液冷业务均处于景气赛道。我们认为随着业务结构优化、新产品开发和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公司业绩有望稳定增长。由于局部疫情影响及公司部分业务毛利率下滑,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0.26/0.40/0.50元(原预测为0.46/0.67/0.96元)。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净利润2022-2024年CAGR分别为33.7%、33.6%。考虑同行业可比公司英维克、申菱环境、同飞股份2023E平均估值约为35xPE(Wind一致预期),给予公司2023年37倍PE,下调目标价至15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