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名创优品-MNSO.US-4QFY2022业绩点评:拉动业绩超预期,海外顺利衔接疫前增长-220831

《中信证券-名创优品-MNSO.US-4QFY2022业绩点评:拉动业绩超预期,海外顺利衔接疫前增长-2208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名创优品-MNSO.US-4QFY2022业绩点评:拉动业绩超预期,海外顺利衔接疫前增长-2208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FY2022Q4公司单季利润超市场及我们预期。7月以来,国内业务疫后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国内毛利率仍在提升(品牌升级计划);海外市场重回疫前高速展店阶段,同时海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预计直营市场将在未来2个季度内跨过盈亏平衡点,代理市场盈利稳中有增),将为公司利润端带来较大的确定性。给予目标价8.5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收入符合预期,利润超预期。FY202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Non-IFRS净利润分别为100.9亿/7.2亿元(除额外标注均为人民币元),同比+11.2%/+50.5%。FY2022,国内/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4亿/26.5亿元,同比+2.1%/+48.5%。FY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亿元(公司指引为21-24亿元,我们此前预期为22.6亿元),国内/海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3亿/7.9亿元,同比-21.2%/+49.2%;Non-IFRS净利润2.2亿元,同比+57%,对应调整后净利润率9.6%,创下近10个季度新高。FY2022Q4,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3.3%,为历史单季新高,主要得益于:1)海外收入占比为近9个季度新高;2)国内品牌升级计划下,公司推出了更高毛利率的商品。2022年8月17日,公司宣布派发3.6亿元的现金股利,分红比例约50%。
▍国内疫中开关店谨慎,海外持续高速展店。FY2022,公司全年净新增门店450家,其中国内/海外市场分别净新增287/163家(VSFY2021: 406/121家)。FY2022Q4,公司净新增门店86家,其中国内/海外净新增门店29/57家(VSFY2022Q3: 29/39家),国内开店速度因局部疫情放缓,但同时国内关店率为1.1%,是近9个季度的新低,海外开店数则环比上升。截至2022/6/30,公司经营门店数达5199家(VSCY2021/FY2022Q3:4749家/ 5113家)。我们预计CY2022国内开店目标将延后完成(原计划净新增400家,H1实际净新增58家)。海外正逐渐回归至疫情前的快速展店状态,我们预计H2将加快开店,CY2022海外开店目标有望完成(原计划净新增350家,H1实际净新增96家)。
▍国内业务受局部疫情牵动,但也具备强恢复弹性。FY2022Q4,国内市场GMV受疫情影响为去年同期约70%,FY2023Q1TD,国内的GMV同比基本持平(7月为去年同期95%,8月持平),与全国疫情缓和保持即时同步,这表明国内经营弹性强,具备从疫情影响中迅速恢复的能力。针对近期公关事件,公司未来将加强对海外代理商的宣传管束,同时通过增加商品的中国元素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以此强调品牌的中国底色。我们认为短期和长期来看,国内市场不会受舆情事件的严重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仍是疫情的发展。
▍海外业务延续疫前增长。FY2022Q4,海外市场GMV恢复至2019年同期90%以上,其中代理市场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100%,直营市场恢复至2019年同期约80%。分地区看,欧洲市场GMV恢复至2019年同期200%以上、北美市场为113%、拉美市场为120%、中东及北非市场为160%、亚洲市场(不含中国)为60%,是公司目前唯一复苏欠充分的海外市场。亚洲市场以旅游国家(如印尼、泰国、菲律宾等)为主,后续增长仰赖中国等旅游客源国的开放。FY2023Q1TD,海外代理国家GMV同比+30%(FY2022Q4:+45%),海外直营国家GMV同比+50%(FY2022Q4:+80%)。FY2022Q4,海外子公司亏损收窄至约1000万元,我们预计未来2个季度内将跨越盈亏平衡点。我们认为海外市场已基本跨过复苏期,并重新衔接起疫情前的增长趋势。海外市场持续扩张,加上海外盈利表现稳中向好(由商业模式决定),将为未来公司业绩带来较大的确定性。
▍风险因素:居民边际消费意愿下行,时尚小商品、潮玩、盲盒等可选消费品购买意愿或受影响;监管从严且人工等成本上升,门店运营成本提升;成本上升、品牌化等使均价上升,或影响销售端;电商冲击、局部疫情反复影响线下客流及加盟商展店意愿;TOPTOYIP开发、设计、营销等成本持续投入,业务盈亏平衡时点或延后;东南亚市场因游客数量不足或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投资价值:考虑到公司利润端业绩表现超预期,同时品牌升级计划下国内商品毛利率仍具备一定上升空间,海外直营子公司已临近盈亏平衡点,调整并新增FY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至128.4亿/150.9亿/174.1亿元(原预测为128.8/150.8/NA亿元)、Non-IFRS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1.5亿/15.1亿/19.7亿元(原预测为9.5/12.8/NA亿元)。考虑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Bloomberg一致预期:Dollar Tree FY202318x PE / Five Below FY202325x PE ),给予公司FY202316x PE,对应目标价8.5美元,维持“买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