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国泰君安-2611.HK-自营业务拖累业绩,投行及衍生品业务继续发力-220830

《中泰国际-国泰君安-2611.HK-自营业务拖累业绩,投行及衍生品业务继续发力-2208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国泰君安-2611.HK-自营业务拖累业绩,投行及衍生品业务继续发力-2208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2H1录得总收入及其他收益约26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5.3%;归母净利润63.7亿元,同比-20.5%,扣非净利润57.7亿(扣除重估上海证券股权收益),同比-10.8%,表现略好于同业。EPS0.69元,ROE降1.56个百分点至4.4%,业绩下行的主因是投资管理及国际业务收入降幅较大所致。22Q2业绩环比已有所改善,净利润环比+53%,投资业务已有明显回升。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稳健,投行业务增势明显
公司持续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分项收入102.9亿/收入贡献占39.1%,同比+5.8%,H1经纪业务及投资咨询收入为57.4亿元,同比+4%,金融产品销售额3,552亿元,同比+11.4%。君弘APP用户已达3,841万户,平均月活用户排名行业第二,较上年末增长1.3%,上半年平均月活693万户、同比增长24.5%。公司投行业务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收入为20.3亿元/收入贡献7.7%,同比增长41.1%。股票IPO承销额同比+112%,市占率6.6%,债券承销额同比+21.6%,排名行业第五。亦有所提升。
资管业务规模4050亿,较去年底增加5.4%,其中集合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加6.6%。收入5.96亿元,降幅44.5%,主要受市场行情影响。公司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达43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未来公募管理规模仍有望提速。5月初公告计划受让华安基金8%股权,持股比例将升至51%。
机构与交易业务向客需转型,场外衍生品增幅亮眼
公司机构与交易分部收入116.2亿/收入贡献占44.2%,同比-6.7%,机构客户股基交易份额有明显提升,私人银行客户交易量及资产、托管外包规模均有增长;衍生品业务有所增长,公司权益类场外衍生品累计新增名义本金1,837.2亿元、同比增长34.6%。期末名义本金较年初+11.7%至1707亿元,权益场外衍生品中,跨境业务累积新增名义本金896亿元。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59.5%至10亿元/收入占比3.8%,主因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1788.HK)交易投资业务盈转亏拖累。
维持“买入”评级,下调目标价至11.46港元
随着公司在投行优势保持、财富管理、机构与交易业务向客需转型、衍生品业务的快速推进,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夯实各大业务线的良好战略发展前景,调整22/23年净利润至125.2/152.1亿元,预计22-23E的EPS分别为1.41/1.71元,NAV为15.29/15.47/元,给予11.46港元的目标价,对应0.8倍的22年PB,目标价对应现价有23%的潜在升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一)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及环境恶化;(二)业务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