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云海金属-002182-2022年中报点评:镁合金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220831

《中信证券-云海金属-002182-2022年中报点评:镁合金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2208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云海金属-002182-2022年中报点评:镁合金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优势持续提升-2208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5亿元,同比增长37.9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4.88亿元,同比增长339.70%。我们预计全球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镁合金需求将长期向好,公司作为全球镁合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随着池州、五台、巢湖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或将持续释放,上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4/12.46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为5.31/6.22亿元),增加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55亿元,结合行业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2年2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9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49.65亿元,同比增长37.9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339.70%;2022年Q2,公司实现营收24.63亿元,同比增长32.34%,环比下降1.5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13.36%,环比下降32.99%。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叠加产品结构优化使得公司上半年营收和经营性利润大幅增长。
▍镁合金贡献主要利润,深加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2022年H1公司镁合金产品实现营收19.74亿元,同比增长118.23%,毛利率为40.93%,相比于上年同期提升25.50pcts,主要是因为2022年上半年镁价高位运行,镁锭/镁合金均价分别为37573/40312元/吨,同比增长126.04%/117.04%。深加工产品方面,公司2022年H1镁/铝深加工产品分别实现营收4.76/6.51亿元,同比增长63.26%/71.29%,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19.47%提升至22.71%。
▍公司将一体化压铸视为长期发展战略。公司着力于一体化压铸全产业链的发展,着力于镁和铝两种材料的同步发展。今年6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与重庆大学签订车身一体化结构件压铸用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合作研发协议,开发高性能镁合金材料,并将其用于车身一体化结构件,实现批量化生产。公司目前已订购6台6800吨压铸机,根据公司在同花顺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回复,公司未来可能会再订购一台9000吨甚至更大吨位的压铸机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的需求。此外公司微通道扁管在风电储能电池以及新能源车电池上也有广泛应用,目前已经为国内新能源车电池和风电储能电池客户供货。
▍多个项目投产在即,规模优势持续加强。公司目前拥有10万吨原镁和20万吨镁合金产能,镁合金市占率达35%,原镁约占国内市场份额10%。在建项目巢湖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材料项目、五台扩产项目、池州宝镁青阳项目等预计在2023-2024年部分或全部投产,可以有效应对榆林地区产能受政策趋紧影响的减产风险,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新增产能规模达45万吨,规模优势持续加强。
▍风险因素:环保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全球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镁合金需求将长期向好,公司作为全球镁合金龙头有望充分受益,随着池州、五台、巢湖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或将持续释放,因而上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34/12.46亿元(原2022-2023年预测为5.31/6.22亿元),增加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55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44/1.93/2.41元。根据公司所属行业、业务结构、下游消费相似性等维度,选取万丰奥威和三祥新材作为可比公司,当前上述公司2022年PE(Wind一致预期)平均值约23倍,给予公司2022年2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29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