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伟股份-300919-2022年中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一体化推动盈利提升-220830

《中信证券-中伟股份-300919-2022年中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一体化推动盈利提升-2208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伟股份-300919-2022年中报点评:Q2业绩符合预期,一体化推动盈利提升-2208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142.30亿元,同比+70.30%;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35.41%;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13.02%。分季度来看,2022年Q2实现营收79.02亿元,同比+69.33%,环比+24.86%;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46.87%,环比+59.31%;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19.57%,环比+32.17%。公司业绩位于预告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深耕前驱体领域,产品品质行业领先,拥有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国内外一流客户群,未来产能扩张计划明确,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加速上游资源端布局,提高原料自供比率,构筑中长期成本优势,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高速成长。调整公司目标市值为788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2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事项:公司8月29日发布2022年半年报。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Q2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19.57%,环比+32.17%,符合预期。2022年H1公司实现营收142.30亿元,同比+70.30%;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35.41%;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13.02%;非经常损益约1.8亿元,其中收到政府补助2.07亿元。分季度来看,2022年Q2实现营收79.02亿元,同比+69.33%,环比+24.86%;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46.87%,环比+59.31%;扣非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19.57%,环比+32.17%。公司业绩位于预告区间内,符合市场预期。
▍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保持较为稳定。2022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11.10%,同比-1.37pcts。其中,2022年Q2公司毛利率为11.01%,同比-0.59pct,环比-0.19pct,期间费用率为6.51%,同比+1.58pcts,环比+0.4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13%,同比-0.06pct,环比-0.05pct;管理费用率为1.57%,同比+0.52pct,环比+0.06pct;研发费用率为2.65%,同比-0.44pct,环比-0.87pct;财务费用率为2.17%,同比+1.57pcts,环比+1.29pcts。
▍Q2单吨盈利环比改善,一体化布局加速,原料自供率有望持续提升。分产品来看,2022年H1三元前驱体业务实现收入117.10亿元,同比+81.15%,毛利率为11.89%,同比-0.56pct;四氧化三钴业务实现收入19.60亿元,同比+21.98%,毛利率为7.09%,同比-4.93pcts。据公司公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量超过10万吨,我们判断公司Q2出货在5.3万吨左右,环比Q1略增,单吨扣非盈利在0.52万元/吨,环比Q1提升约25%(Q1约0.41万元/吨)。公司单吨前驱体盈利能力显著改善,我们认为一方面主要系辅材液碱的价格在Q2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在于公司一体化布局逐渐深入,中成品高冰镍冶炼产能逐渐释放,带来前驱体单吨盈利水平逐渐上升。据公司公告披露,公司正加速前后端冶炼一体化布局,1)前端:资源粗炼端规划产能达24.5万金属吨,对应前驱体产能约50万吨,其中,公司预计印尼高冰镍项目一期2万吨将在今年Q3逐步投产;2)后端:公司在铜仁、宁乡、钦州等基地积极推进从冰镍到硫酸镍冶炼产能投建,根据此前公司对定增问询函的回复公告,预计2022/23/24年底,公司后端冶炼产能分别达10/18/26万金属吨,对应前驱体产能分别为20/36/52万吨,硫酸镍自供比率将达到60%/79%/86%。我们预计上述产能投产后将进一步降低公司原材料成本,提升产品单吨盈利水平。
▍与当升签署合作协议,横向开拓磷酸铁锂业务。公司2021年11月30日发布公告,与当升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印尼红土镍矿开发、磷酸铁锂产业投资、境外产能布局合作、产品供销合作、锂电前沿产品开发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随后,公司于2021年12月9日公告称,与开阳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拟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生产线一体化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磷化工项目以匹配20万吨磷酸铁锂产品需求。公司横向布局磷酸铁锂业务,有利于完善公司产品类别,满足下游客户多样化需求,同时从磷矿制磷酸产线对磷酸铁和磷酸铁锂进行一体化布局,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短缺或价格波动超出预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发生不利变化。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2/23/24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1.3/31.5/43.8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3.49/5.17/7.18元,现价对应2022/23/24年PE分别为28/19/14倍。公司是全球正极前驱体龙头供应商,主要产品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2021年全球市占率均为第一。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向上,全球三元前驱体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公司深耕前驱体领域,产品品质行业领先,拥有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国内外一流客户群,未来产能扩张计划明确,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加速上游资源端布局,提高原料自供比率,构筑中长期成本优势,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高速成长空间。公司是前驱体行业龙头企业,参考当前可比公司宁德时代、恩捷股份、德方纳米等2023年平均PE25倍(基于Wind一致盈利预期),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估值,调整公司目标市值至约788亿元(原值976亿元),对应目标价为129元/股(原值16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