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科技或处于调整尾部-220828

《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科技或处于调整尾部-220828(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科技或处于调整尾部-220828(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观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2018年以来,医药板块属性已偏科技。在2017年10月央办与国办发布鼓励药械创新的42号文后,尤其科创板的第五套上市准则的发布和陆续越来越多的创新型医药企业的上市,五年来,医药板块已从过去弱周期的稳定需求拉动防御性板块向以创新为特性的科技板块快速转变。
A股医药、港股医药和美股XBI指数(生物科技)强关联(详见后图)。因A股医药已具备科技属性,其与全球市场流动性尤其与港股医药和美股生物科技指数相关性亦越来越强。然而,美股PPH指数(20家大型制药企业)却在过去一年流动性冲击下,收获了16.87%的涨幅,与XBI指数走势显著相左。
医药指数调整始于美国CPI和加息预期快速提升阶段,反转或在通胀见顶处。过去一年,尤其在过去两次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基准联邦基金利率连续上调75个基点,已至2.25-2.5%,这是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作为目标利率以来,短期利率上调最快的一次。2021年4月CPI开始破4,并在6月破5,加息预期快速提升,引发了A股医药和港股医药指数为期一年多的大幅调整。纵观历史行情,反转有时出现在加息周期伊始,有时在加息周期中段,并不固定,因为指数的大幅调整往往并不是随着加息的终结而终结,而是随超预期加息的终结而终结,也就是会随着通胀见顶而终结。
本周末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持续释放鹰派言论。在失业率等一系列数据的良好支撑下,他有足够的底气持续打压通胀而不被掣肘,相信随着需求端的持续打压,以及后期供给侧约束进入缓解阶段的大背景下,本轮通胀或已经见顶。因此,对于医药科技板块来说,也应保持相对乐观态度。
重点推荐
医药指数近期处于低位盘整状态。指数上来看,我们认为下周短期调整仍会持续,但基于全球通胀或见顶,明年政策有望转向宽松的大背景。长期看,部分领域及相关个股仍值得布局!我们建议弱化个股,重视相关子板块的投资策略:
医疗消费——疫情影响边际减弱,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家陆续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相关配套防控措施,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数量同比快速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CRO/CDM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外加海外生物科技类企业并购潮不断来袭,以及资本寒冬的终结(建议密切关注Q3投融资的数据)终将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阶段。建议关注:药明康德(603259)、昭衍新药(603127)、凯莱英(002821)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