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15期(总第551期):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10708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15期(总第551期):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10708(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第115期(总第551期):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10708(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降准将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巩固经济恢复成果。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加速复苏态势,经济基础不断夯实。 但考虑到疫情时期中小微企业受到冲击较大,整体经营仍然较为脆弱,需要继续采取措施进行帮扶。 此前,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如何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国常会提出使用降准政策加强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体现了对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的政策延续性,要继续创造更加适宜的融资环境,稳定中小微企业经营预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另一方面,降准将为商业银行释放长期、无成本的流动性,这在前期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革基础上,会进一步助力金融机构降低负债成本,提高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第二,预计降准将以定向降准为主,大概率会采取对冲式操作。 当前我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稳健”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总量上看,货币政策稳定性有切实保障,货币金融环境是适宜的。 但从结构上看,存在一定隐忧。 尤其今年以来,在多方因素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原材料进口成本,挤压了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稳定企业资金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根据历史经验,在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后,降准操作通常会很快到来。 考虑到当前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预计将会以定向降准为主,更好体现货币政策结构性操作思路。 从7月份流动性到期情况看,7月中旬将有4000亿元MLF到期,预计将会采取对冲式操作,以降准置换到期的MLF,在确保流动性总量稳定基础上,更好实现“精准滴灌”的效果。 第三,降准对流动性总量影响有限,流动性环境不会出现明显宽松。 降准预计不会对流动性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原因有三:一是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底线要求下,预计降准的幅度不会太大,尤其是如果使用定向降准操作,释放的流动性数量也是有限的。 二是从历史经验看,采取降准加置换到期MLF的方式,在投放流动性的同时也会回笼部分流动性,这会确保流动性总量不发生较大变化。 三是定向降准本质是一种激励机制,是为鼓励金融机构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因此,在定向降准的同时,监管部门也会辅以一定的监管政策引导资金流向,避免资金环境出现过度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