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三利谱-002876-2022年中报点评:需求承压影响短期业绩,VR产品进展顺利-220829

《中信证券-三利谱-002876-2022年中报点评:需求承压影响短期业绩,VR产品进展顺利-220829(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三利谱-002876-2022年中报点评:需求承压影响短期业绩,VR产品进展顺利-220829(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2H1实现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6.53%/-26.52%,主要由于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叠加下游需求疲软,公司产能爬坡较缓,业绩同比回落。展望全年,下游需求短期仍承压,后续有望随旺季备货到来有所复苏,我们认为龙岗产线有望年内满产,同时VR产品进展顺利,全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长期而言,公司产能布局领先,产品结构有望优化升级,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行业景气承压叠加疫情影响,公司22H1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6.53%/-26.52%。公司22H1实现营收10.92亿元,同比-6.53%;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26.52%;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31.43%。分季度来看,公司22Q2实现营收5.40亿元,同比-11.80%,环比-2.17%;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36.95%,环比+1.47%;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44.23%,环比-9.09%。合肥产线满产满销,龙岗产线持续爬坡,但由于22H1下游需求相对疲软,终端厂商向上游转移价格压力,公司业绩承压,同时公司龙岗线仍在产能爬坡,单位成本较高,22H1营收及净利润同比下降。盈利水平方面,22H1公司毛利率为22.60%,同比-3.26pcts;分季度看,22Q2毛利率24.15%,同比-3.10pcts,环比+3.07pcts主要系价格端环比相对稳定,同时黑白偏光片产品结构改善,叠加工艺改善下降本增效成果显著。费用端,22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60%/2.78%/-0.84%/5.78%,分别同比-0.31/+0.43/-0.19/+1.67pcts,整体费用率同比+1.60pcts;分季度来看,22Q2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0.48%/4.36%/-0.64%/5.91%,整体费用率同比+3.06pcts,环比+3.52pcts。展望2022全年,局部疫情反复对原材料进口影响已恢复正常,但短期来看,终端需求低迷之下面板厂下调稼动率,2022年6月/7月国内LCD面板厂平均稼动率分别为75.6%、73.3%,分别同比下降近20pcts,使得偏光片需求端承压。后续有望随旺季备货到来复苏,龙岗线有望随之满产,全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健。
▍短期降本增效持续,长期扩产弹性不减。22H1公司偏光片业务营收10.31亿元,毛利率22.31%,同比-3.49pcts。其中,TFT偏光片营收10.24亿元,同比-8.20%,毛利率为20.81%,同比-4.50pcts;黑白偏光片营收0.60亿元,同比+14.63%,毛利率为47.93%,同比+11.84pcts。1)成本管控严,运营能力强:固定投资方面,公司采用低成本自主建线策略,显著降低产线投入及单位折旧成本;材料成本方面,公司将合肥二期调整为1720mm宽幅生产线,使43/55/65寸裁切利用率提升同时原料成本下降~10%;生产工艺方面,小尺寸的裁切环节进行自动化设计改造,降成本而提良率,行业景气承压下优势凸显。2)扩厂弹性大:
2021年公司偏光片产量为2507万平方米,目前已陆续满产6条产线,1条爬坡,2条在建。公司布局小尺寸的龙岗产线设计产能为1000~1500万平米/年,2021年已量产爬坡,公司预计22Q3满产;聚焦车载的莆田二期产线设计产能约600万平米/年,预计22H2试车投产;布局超大尺寸TV的合肥二期设计产能为3000万平方米/年,公司计划年内开始建设厂房,预计23H2试车投产。公司扩产速度行业前列,我们预测2021-2025年公司投产的有效产能面积将由2820万平方米/年增加至7320万平方米/年,三年产能有望翻倍+。目前公司下游客户涵盖全球领先面板厂商及手机模组厂商如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深天马、同兴达、合力泰等,并于22H1获得京东方A类供应商资格,有望通过深度绑定下游优质客户享受面板国产化红利,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高端产品持续推进,VR突破静待放量。公司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未来三年重点布局中高端手机/IT/车载/VR用偏光片,稳定盈利能力。1)VR领域,公司主要布局Pancake配套光学膜,定制开发后贴合采购的光学膜材并进行裁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