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林洋能源-601222-22中报点评:新能源电站业务短期承压,储能业务快速放量-220828

《海通国际-林洋能源-601222-22中报点评:新能源电站业务短期承压,储能业务快速放量-22082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林洋能源-601222-22中报点评:新能源电站业务短期承压,储能业务快速放量-22082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业绩综述:2022H1营业收入23.21亿元,同比下降14.34%;归母净利4.10亿元,同比下降24.75%;扣非归母净利4.01亿元,同比下降23.13%;EPS每股0.20元,同比下降37.5%。
公司智能板块稳健发展,多点布局积极参与海内外招投标。2022H1公司智能板块合计中标约9.45亿元,其中,在国网及南网2022H1计量产品招标项目中合计中标约6.69亿元;在海外,公司22H1在沙特、德国、中东等国共中标约人民币2.76亿元的智能电表项目,在手订单稳定增长。
公司新能源板块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增长逻辑。受光伏上游产业链价格的持续上涨及国家光伏用地政策调整、疫情反复等的影响,约1.5GW项目不能按期开工建设,板块业绩短期承压。但短期扰动不改公司未来的长期增长,公司仍坚持未来三年开工大于6GW的目标,截至22H1公司自持各类光伏电站规模超1.4GW,储备光伏项目超6GW,在手可开工项目约3GW,今年开工约1GW,其中年底可并网约300MW,未来长期的增长逻辑不变,若供应链情况缓解,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将迎来复苏。
公司储能板块有望快速放量,成为新增长曲线。储能领域公司已布局江苏林洋亿纬控股公司从事储能设备、系统集成业务,在手订单充分,年初至今已签订储能合同总规模480MWh,全年目标600-1000MWh。此外,基于供应链一体化布局战略,公司还与亿纬合资成立了亿纬林洋子公司,建设10GWh磷酸铁锂电池产能,产线预计22Q4试生产,23Q1达产,三条3.5GWh的产线均具有先进工艺和成熟设备,生产效率高、成本可控。产线投产后将与林洋亿纬的业务布局形成一体化布局,从供货速度、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及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为公司的储能业务带来多种优势,实现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8.02、11.28、13.4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9、0.55、0.65元;参考同行业可比估值,按照2022年27倍PE,对应合理价值为10.53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