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新雷能-300593-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54_87%,特种领域增长稳健-220826

《安信证券-新雷能-300593-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54_87%,特种领域增长稳健-2208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新雷能-300593-2022H1归母净利润同比+54_87%,特种领域增长稳健-2208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2半年报,实现收入(8.86亿元,+42.44%),归母净利润(1.85亿元,+54.87%);22Q2实现收入(4.15亿元,+22.38%),归母净利润(0.98亿元,+43.78%)。
■特种领域增速依然保持稳健,母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受益航空航天客户订单需求持续增加,以及通信出口业务订单增长导致通信领域收入大幅增加,22H1公司收入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其中:1)特种领域,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公司依托自身多品类布局战略及国产化大势所趋的优势持续拓展市场,实现收入(5.18亿元,+30.45%),同时毛利率同比增加4.96pct至64.85%,反映公司产品矩阵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增加;
2)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母公司情况,22H1母公司实现收入(4.46亿元,+36.81%),净利润(1.50亿元,+45.63%),表明母公司盈利能力仍在持续提升,考虑母公司主要承接特种领域业务,预计高增速来自于特种领域产品交付量提升所致,而参考母公司净利率同比21H1提升2.03pct至33.63%,正如我们此前报告预计,伴随公司特种产品交付量不断增加,公司后续盈利能力仍具备一定提升空间;
3)通信及网络领域,国内外5G通信基站建设加快,通信行业尤其出口业务增长较快,在物料紧张背景下,公司积极备料及产能建设保障产品交付,实现收入(3.37亿元,+73.71%),毛利率同比下滑9.52pct至25.56%,预计主要因交付产品结构原因所致。
季度维度看:22Q2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静待新产能投产后的持续增长。
公司21Q2-22Q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0.75、0.79、0.87、0.98亿元,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51.20%、48.23%、42.12%、45.03%及53.51%,可见22Q2毛利率环比提升显著,同时净利率同比+2.01pct环比+5.14pct至23.92%,均创历史新高,或直接表明当前公司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伴随产能增长正不断提升,同时据年报,北京雷能产能依托场地调整、新建产线、人员扩招、工艺升级及自动化设备扩充等方式持续提升,同时永力科技园报告期末工程进度已达90.36%,基于此我们预计,在下游需求持续上行背景下,同时公司正积极加强自身生产能力,为后续持续快速增长夯实坚定基础。
■22H1毛利率因产品原因略有下滑,净利率稳中有进。22H1毛利率同比小幅下滑1.76pct至48.82%,预计主要因22Q1产品交付结构影响所致,而期间费用率下滑3.06pct至22.97%,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1.19pct至21.19%,考虑到特种领域电源毛利率较高,预计其占收入比不断提升后叠加规模效应摊平费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后续或仍有提升空间,业绩仍具备一定弹性。
■资产负债表相关科目表现稳健。22H1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60%,同时存货较期初增长19.62%,其中在产品较期初增长56.58%,反映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以应对下游需求订单的快速增长,后续伴随产品交付后有望持续兑现至收入科目。
■深耕军工电源多年,产品品类丰富叠加下游需求放量
1)从供给端看,公司自2000年涉足军工电源行业并已确立市场领先地位,且配套资质齐全,同时通过坚持常年高比例研发投入在航空航天领域形成了完善的产品技术储备,并通过收购永力科技进布局海洋舰船领域,进一步实现军工应用领域的全面覆盖,此外,公司仍在持续扩充自身军品产能以积极应对十四五期间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的高速增长;
2)从需求端看,近年来我国电源企业在技术上与国外品牌差距已在不断缩小,同时因军队信息化建设或是十四五期间重中之重、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型号不断批产上量及国产替代的势在必行,未来军用电源行业市场增量较为充足。我们认为,考虑到公司技术及产品储备齐全,伴随航空航天多型重点武器装备逐渐批产并加速列装,未来军品业务增长确定性强及持续性好,同时,军品电源业务毛利率较高,预计占收入比不断提升后叠加规模效应亦有助于公司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未来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在模块电源领域深耕二十余载,已确立明确市场领先地位,并通过常年高比例研发投入充分储备相关产品及技术。军品领域,公司前期投入研发产品批产上量,伴随下游航空航天等领域武器装备加速列装,预计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且持续性较好,亦有望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通信领域,伴随我国5G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出口业务逐步改善,预计未来仍是稳定的利润来源。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2、8.4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9、27、20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民品订单不及预期;产能扩充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