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中报点评:特种集成电路新品取得突破,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0823

《中航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中报点评:特种集成电路新品取得突破,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082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紫光国微-002049-2022年中报点评:特种集成电路新品取得突破,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0823(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8月23日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l营业收入29.05亿元(+26.72%),归母净利润11.98亿元(+36.81%6),毛利率65.77%(+8.75pcts),净利率41.45%(+2.90pcts); 2022Q2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16.68%,环比+16.57%),归母净利润6.67亿元(同比+20.92%,环比+25.75%6)。
◆积极协调内外部资源应对疫情,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冠疫情态势复杂多变,供应、物流等环节对公司订单交付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围绕年度发展目标,积极协调内外部资源,保证了各业务板块的健康发展
分板块看:
一、特种集成电路业务:2022H1,特种集成电路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新增多个生产协作部门,积极整合供应链资源,理顺生产流程,确保供货,并为未来需求的增长做好准备。2022H1公司子公司深圳国微实现营业收入19.53亿元(+42.55%),营收占比67.23%,实现净利润10.89亿元(+43.109%6),毛利率78.64%(+1.87pcts)。
特种集成电路新品取得突破:①公司新推出了2x纳米的低功耗FPGA系列产品,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种类;②新一代lx纳米更高性能FPGA系列产品也在顺利推进中;③在特种存储器方面,公司继续保持着国内系列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领先地位,新开发特种NandFLASH、新型存储器等多个种类,领先优势持续扩大;④公司网络总线、接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同时也将推出新的总线产品;⑤公司以特种SoPC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已得到用户认可,并全面推广应用,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⑥在模拟产品领域,公司通过单片电源、电源模组以及电源周边配套产品的系列化推出,向用户提供齐套的二次电源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公司上半年推出的高速射频ADC、新型隔离芯片等新产品也已初步获得主要用户认可,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二、智能安全芯片业务:2022H1,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4.11%),营收占比27.66%,毛利率大幅提升12.00pcts至41.66%。
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电子旅行证件等证照类产品稳定供货。同时,公司继续为全球通信SIM卡芯片市场提供丰富的产品选型,发布了首款支持双模联网的中国联通5GeSIM产品,并深度参与中国移动新一代超级SIM芯片工作,该产品支持5G、数字货币、数字身份等创新应用的需求,代表着SIM卡产品的发展趋势。
②金融支付安全产品方面,公司持续为国内外银行IC卡芯片市场提供多种产品方案。
③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在数字车钥匙、车载eSIM等多种方案中实现批量应用,随着5G、车联网等场景的不断发展,车规级安全芯片将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晶体元器件业务:2022H1,晶体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4.76%),营收占比4.67%6,毛利率27.55% (+8.24pcts)。
①晶体业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紧跟国产化替代主流,大力拓展网络通信、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高端市场领域,积极提升高基频、小型化元器件产品的市场供应规模,实现营业收入平稳。公司推进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制造技术及产业技术研发,并搭建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实施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生产,综合竟争力进一步提升,获批河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河北省频率元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化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年产2亿元件5G通信网络设备用石英谐振器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年产1.92亿元件石英谐振器技改项目”建设顺和
②半导体功率器件业务:2022年上半年,公司克服行业周期下行、传统消费类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市场布局调整及产品结构升级,努力实现业务转型。公司持续挖掘潜力市场,扩大在工业控制、光伏逆变等新能源领域的销售规模,并快速进入充电桩、车载OBC等应用领域。通过客户结构升级调整,工业级以上客户的业绩贡献快速提升,同时成品销售占比大幅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Q2单季度收入、净利润增速受到疫情扰动增速有所放缓,Q3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单季度看,2022Q2公司营业收入15.64亿元(+16.68%6),归母净利润6.67亿元(同比+20.929%),较2022Q1营收增速(+40.8496),归母净利润增速(+63.91%)有所放缓,我们认为主要受2022Q2疫情对供应链和物流环节产生扰动,对公司在产品交付环节造成影响,预计Q3扰动有望消除,公司收入、净利润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轨道。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占比提升,毛利率大幅增长
公司2022H1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8.75pcts至65.77%,主要系高附加值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占收入比同比提升7.46pcts至67.23%所致;净利率同比提升2.90pcts至41.45%,净利率提升幅度小于毛利率主要因上半年存货跌价导致资产减值损失5367.23万(对利润总额影响比例-4.06%6),且2022H1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4.59pcts至21.60%,
费用率增加主要系人工费用和市场推广所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费用方面,公司2022H1费用率(21.60%,+4.59pcts)有所增加。其中,销售费用(1.27亿元,+37.316),主要系人工费用和市场推广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1.09亿元,+29.21%),主要系人工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O.07亿元。-18.79%6)。
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2H1研发费用(3.83亿元,+88.289%)保持较高增速,主要系人工费用、测试费投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主要科目看,人工费用大幅增长(2.66亿元,+112.8096),2021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占比47%,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0%,为公司产品保持先进性提供必要条件,为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充分的保障。
◆资产负债表表现稳健,现金流量表持续改善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2H1公司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为36.640%6,较2021年末为37.10%下降0.46pcts,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计43.56亿元(较上年末+7.379%),主要系公司集成电路业务销售规模增长所致;存货16.58亿元(较上年末+35.57%6),主要系公司集成电路业务规模增长库存量增大以及战略备货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