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pdf
大小:28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平安-601318-2022年中报点评:难而正确,期待需求右侧和公司转型-22082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环境艰难,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平稳增长,业务方面亮点和挑战并存。平安寿险业务仍然处于筑底阶段,右侧拐点尚未到来,重点观察13个月新人留存率指标。公司改革能否成功,关键看文化改革是否成功,重点观察人才流向。目前估值较低,期待行业需求右侧和公司改革成效,维持“增持”评级。
  ▍虽然上半年环境艰难,但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平稳增长,表现良好。2022年上半年,公司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4.3%,年化营运ROE达20.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基本符合预期。其中核心业务寿险及健康险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8.0%,主要来自保单继续率回升改善了营运偏差;而财险、资管、金融科技业务则显著负增长。受损于股市下跌,归母净利润在去年低基数(华夏幸福减值损失)情况下仅同比增长3.9%。
  ▍公司上半年坚定改革,业务方面呈现三大亮点,包括:
  (1)队伍已显著出清,质态提升。公司月均人力为51.4万人,活动率为55.4%,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人均产能和人均收入分别同比提高27%和35%,显著提高;
  (2)寿险13个月保单继续率91.7%,回归相对健康水平,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3)车险量价齐升,保费同比增长7.3%,车险综合成本率94.4%,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仍然面临艰巨挑战,压制估值,主要包括:
  (1)寿险高价值率业务持续萎缩,导致上半年保单价值率仅为25.7%,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2)投资面临利率下行和股市低迷压力,上半年净投资收益率仅为3.9%,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1%;
  (3)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7.6%,受股市和利率下跌影响敏感。如果权益资产下跌10%,将导致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9.8个百分点;利率下降50BP将导致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27.0个百分点。
  ▍寿险业务仍处于筑底阶段,拐点关键看13个月新人留存率。
  寿险仍然是中国平安的价值支柱,直接决定了公司的估值和股价表现。虽然遭遇连续三年的转型压力,目前寿险队伍和新业务价值已较峰值大幅萎缩,但寿险营运利润仍然占集团比重的68.4%,寿险内含价值仍然占集团比重的63%,寿险现金分红仍占集团现金流入来源的88%。
  平安寿险业务仍然处于筑底阶段,右侧拐点尚未到来,重点观察13个月新人留存率指标。虽然公司存量队伍已经显著出清,活动率和队伍产能显著改善,但没有队伍的扩张就没有真正的持续扩张周期。在疫情的严重影响之下,客户需求和线下获客都受到严重影响,新人获客和留存都十分困难,13个月留存率都处于不正常的极低水平。我们预计,只有13个月留存率回归到30%以上水平才是健康状态,这需要疫情实质性缓和、经济和社会活动全面回暖的支持。因此,寿险业将来可能出现的右侧拐点理论上滞后于疫情实质性缓和。
  ▍改革仍然在坚定推进,效果关键看公司文化和人才流向。
  历史上平安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更是背后文化的成功。平安曾经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黄埔军校,一方面聚敛了一批国际国内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公司也培养了大批人才滋养了行业发展。这得益于公司良好的文化基因,体现为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崇尚专业的工作环境、充分流动的信息环境、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虽然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战略非常重要,但平安无论是2007年的辉煌,还是2017年的巅峰,归根到底都是寿险业务的成功,而寿险成功的关键就是代理人的成功,这离不开从管理层到员工、从内外到外勤团队文化的滋养,尤其离不开公司自上而下以人为本、具体行事习惯的滋养。
  公司改革能否成功,关键看文化改革是否成功,重点观察人才流向。目前代理人队伍虽然面临挑战,但我们仍然相信线下深度社交才有可能和客户、尤其是和潜在客户建立强信任关系,因为只有依托于强信任关系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公司未来能否再次实现超越行业的增长,关键是观察公司文化改革是否落地。建议重点观察行业人才流向,是否会再现当年平安人才聚集、人才井喷的良好局面。
  ▍风险因素:股市大幅下跌;长期利率下行;地产风险加剧;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寿险需求持续低迷;公司寿险业务改革推进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难而正确,痛并不快乐,期待行业需求右侧和公司改革成效,维持“增持”评级。外部挑战叠加内部问题,公司寿险主业已经承受巨大阵痛。同时,公司有足够的家底,尤其是庞大的寿险现金流和剩余边际余额,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抗风险能力。虽然无法知道这个阵痛期还要多久,但逻辑上我们相信公司寿险业务已经在筑底,并相信公司长期扛得住,未来终将迎来行业需求右侧或改革成功。从行业需求右侧看,未来长期机会在于养老、医疗和财富管理;从改革效果,未来长期机会在于队伍量变到质变,优才人员占比持续提高,真正回归专业驱动。“难而正确,痛并不快乐,熬得住”的公司才有未来。由于行业和公司仍然处于筑底期,需求端受局部疫情反复影响持续低迷,我们下调公司2022年新业务价值增速假设至-20%。参考公司中报,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2024年BPS预测至48.6/54.4/60.7元(前值为49.5/55.9/62.8元人民币)。我们预计公司寿险存量剩余边际的摊销仍然能够在中短期支撑15%以上的营运ROE,存量价值对应合理估值应不少于1x PB。因此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x PB的偏保守估值,对应A股目标价49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56港元,维持A/H股“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