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烂尾楼处置的海外经验-220824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烂尾楼处置的海外经验-220824(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烂尾楼处置的海外经验-220824(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外烂尾楼有零星烂尾和系统性烂尾两类
海外许多国家都出现过烂尾楼。多数情况下,烂尾零星出现,原因多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
另一类集中发生的系统性烂尾,一般出现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房产泡沫破灭后,房地产行业受到波及,出现了普遍性的企业破产、项目停工。
零星烂尾主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处置
零星烂尾是企业经营不善导致的市场化行为。烂尾后果主要由房企承担,风险没有传导至购房者或金融部门。
建房资金主要由房企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构成。虽然也有预售制度,但预售金更像是“定金”,且监管严格。一旦出现烂尾,购房者损失有限,更多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这时,有两种方法处置。
如果企业能继续融到资,则可以重新复工。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毕竟项目烂尾往往已经说明房企经营状况不佳。
更多时候,项目转由新的主体接手,安排新开发商完成。通过协商售卖、破产拍卖、资产清算等方式进行处置。
政府通过救助金融系统解决系统性烂尾——以美日两国为例
①日本案例:系统性烂尾与金融危机相伴而生,政府不得不救助金融系统。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和美国次贷危机中,两国房地产行业更多是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一旦金融部门恢复,房地产行业也将正常化,烂尾楼会通过市场化方式出清。
②美国案例:加息刺破地产泡沫,金融部门出现系统性流动性危机。证券、土地等资产被折价出售,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当市场从流动性风险蔓延成为信用风险,此时金融机构惜贷拒贷,市场开始进入“流动性陷阱”。
此时政府仅仅释放流动性不能解决问题,救助市场的关键在于恢复市场信用,修复资产负债表。
政府该如何做来救助金融系统?——以美国为例
2008年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样本。
美联储采用史上最低利率、最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与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政策组合,确保了流动性足够充裕,不使问题进一步恶化。
但仅通过流动性手段难以将市场拉出“流动性陷阱”的泥潭。市场信用的缺乏与普遍的资产负债表恶化,是次贷危机自加强机制的关键。美国政府(主要是财政部)通过购买股权、长期债券、抵押债券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注资,修复其资产负债表,并为相关资产进行担保增信。
最后,美国政府还为居民部门提供购房担保和购房优惠政策,刺激居民购房需求,并通过贷款利率、降低本金、延长贷款期限等增强居民部门的偿付能力。
政府还出台新监管措施,堵上导致次贷危机发生的漏洞。
提高按揭贷款质量;在金融系统内严格流动性管理与资产负债纪律,提高金融机构应急能力;明令限制部分高风险业务,切断风险传染渠道;限制高管薪水,落实评级主体责任,规避道德风险。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美联储加息节奏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