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专题研究:美国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220823

《国海证券-专题研究:美国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22082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专题研究:美国产业政策新动向及其影响-22082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正式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中的527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研究,2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的研究。
本文认为该法案的补助规模对大型半导体企业来说并不算高,接受该法案补贴的半导体厂商或将失去部分中国市场潜在收益。法案规定2022年将会补贴190亿美元,该补贴金额仅占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2021年净利润总额的15%,不到2021年研发费用总和的30%。此外,接受了该法案资助的芯片制造企业禁止在中国等国家10年内扩建特定芯片的制造,接受了补贴的芯片公司或会失去中国市场的潜在收益。
《通胀削减法案》对降低通胀作用或有限,但是可减少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该法案旨在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收入来支持能源和医疗领域的开支,以削减赤字约3000亿美元和降低通胀。PWBM预测该法案在未来10年将会减少264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而对通胀的影响较小。短期该法案或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太阳能光伏及储能产业链出口,但长期来看美国或将相关产业链迁回至美国及其盟友处,不利于相关产业出口。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回流是历届总统的施政重点,比如奥巴马的“重振美国制造”、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拜登的“制造业回归”。奥巴马政府侧重升级传统部门产业结构和投资高新产业。而特朗普政府侧重于通过税制改革和引起贸易摩擦吸引制造业回流。拜登政府则侧重于维持美国基础研究能力和优化创新环境,对华技术打压更加精细化。
美国对华高新技术打压未来或仍将持续。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卡脖子”短板,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关键零部件等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制造业仍处中低端,与世界有差距的行业集中在高端制造业。芯片产业链印证了这一事实。2022年1-6月,在机电产品中,进口占进出口总额超过50%的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元件(集成电路86%)、计量检测分析自控仪器。在高新技术产品中有:生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等。但是,美国对华技术打压下,国内厂商或迎来发展良机。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美国经济衰退风险超预期;我国新冠疫情反复影响经济超预期;美国对华产业政策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