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

上传日期:2022-08-23 14:13:27 / 研报作者:陈竹甘坛焕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pdf
大小:28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

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诺诚健华~B-9969.HK-2022年中报点评:奥布替尼医保快速放量,创新研发不断加码-22082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奥布替尼纳入国家医保后快速放量,二线WM、MZL适应症已经递交NDA,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Tafasitamab博鳌开出首张处方,桥接试验有序开展,有望成为公司国内第二款商业化产品。研发持续加码,多个创新靶点研究进展顺利,全面布局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广州基地获批,奥布替尼实现自主生产。科创板IPO获注册,即将开启“A+H”新征程。多里程碑事件看点丰富,未来一年股价催化剂丰富并有望陆续落地,创新研发进入快车道。
  ▍奥布替尼纳入医保后放量迅速,上半年销售额为2.17亿元,公司现金储备充足。公司2022H1实现总收入2.46亿元,同比+141.95%;净亏损4.46亿元(包括汇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人民币1.6亿元),若不计汇兑影响,公司净亏损2.86亿元,与2021H1的净亏损2.33亿元相当。其中公司首个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实现收入2.17亿元,同比+114.9%;与渤健合作的奥布替尼相关研发服务所产生收入0.29亿元。公司现金及银行和理财产品结余为65.19亿元,现金储备充足。
  ▍奥布替尼两项新适应症递交NDA,多项研究进展顺利,未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奥布替尼纳入医保后2022H1放量迅速,公司目前已建立250名的销售团队,迅速覆盖260多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奥布替尼的多项研究进展顺利:①新适应症报产:2022年3月和8月,r/r WM和r/r MZL上市申请分别获CDE受理,而目前国内尚无BTK抑制剂获批MZL适应症,奥布替尼适应症范围与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展。②MCD-DLBCL疗效数据披露:2022年ASCO大会上,奥布替尼治疗MCD-DLBCL的真实世界数据公布,1L和2L治疗ORR分别为75%和66.67%,并且奥布替尼(对比安慰剂)联合R-CHOP方案一线治疗MCD-DLBCL患者的I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试验预计入组150名患者,终点是2年PFS和CRR。奥布替尼有望实现MCD-DLBCL适应症的突破,为MCD-DLBCL的患者提供全新选择。③积极拓展自免蓝海:奥布替尼针对SLE的II期试验积极数据已于6月欧洲风湿病学协会联盟(EULAR)上报告,目前正在与CDE就SLE下一阶段开发程序进行最后阶段的讨论。同时,与渤建合作的MS适应症全球II期临床试验已进入患者招募最终阶段,我们预计将在年底入组完毕,并有望在2023年公布临床数据。④出海进程有序推进:公司预计奥布替尼美国r/r MCL注册性II期试验将于本年完成招募,此前已被认定为孤儿药和突破性疗法,海外上市可期。
  ▍Tafasitamab博鳌开出首张处方,研发持续加码费用不断增长,全面布局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公司2022H1研发费用2.74亿元,同比增长47.96%。截至半年报公布日,公司共有11个正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在全球多个临床中心开展超过30项临床试验,5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1. CD19单抗Tafasitamab已在博鳌获批,并于2022年7月开出第一张处方;5月II期单臂桥接研究获NMPA批准,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款在国内商业化的产品。2.第二代TRK抑制剂ICP-723在I期剂量递增中疗效优秀,截至2022年8月18日,4mg以上剂量(6例)的NTRK融合的实体瘤患者全部实现PR;并且202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3. TYK-JH1(ICP-332)已启动银屑病和AD的II期临床试验。4.多款创新产品开启临床阶段试验:TYK2-JH2抑制剂(ICP-488)在2022年8月完成I期首例病人入组;与康诺亚合作的CD20*CD3双抗(CM355)在2022年7月完成首例病人入组;SHP2抑制剂(ICP-189)在2022年6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CRBN-E3连接酶(ICP-490)IND在2022年7月获CDE批准,并已启动I期试验。5.多款产品申报临床:与康诺亚新合作的抗趋化因子受体8(CCR8)单克隆抗体ICP-B05的IND已于2022年6月获NMPA受理;BCL-2抑制剂(ICP-248)的IND申请已于2022年7月获NMPA受理。
  ▍广州基地获批,奥布替尼开启自主生产之路。广州药品生产基地商业化生产已正式获批,2022年6月30日起可用于生产奥布替尼片,我们预计年生产能力可达10亿片量级。广州基地已经搭建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包括国际先进的喷雾干燥及热熔挤出固体分散体和固体制剂生产线,并配备难溶性药物增溶制剂技术、口服固体制剂调释制剂技术和靶向定位给药制剂技术三大平台,由此可望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22年4月广州基地顺利通过了欧盟QP审计,广州基地同时能够为欧洲市场提供临床药品。同时,公司计划在北京总部旁兴建研发中心及大分子生产设施,2022年8月已动工兴建,公司预计于2025年建成。
  ▍科创板IPO获注册,拟募资40亿元,即将开启“A+H”新征程。2022年8月3日,证监会同意公司在科创板IPO注册。此次IPO拟募资40亿元,其中新药研发项目、药物研发平台升级、营销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拟分别投入21.5亿、1.7亿、3.9亿、0.9亿元,有望为公司持续推动创新研发、加强平台建设、布局销售团队提供源动力。
  ▍多里程碑事件有望近一年陆续落地,创新研发进入快车道。我们预计公司近一年多个里程碑事件有望落地:1.奥布替尼:r/r WM和r/r MZL在国内上市,1LMCD-DLBCL和CLL完成病人入组,r/r MCL完成美国病人入组,MS在2023年公布全球II期试验结果,ITP公布II期试验初步结果;2. Tafasitamab:在2023年香港或澳门获批上市,完成国内桥接入组并于2023年H2提交NDA;3.ICP-192(pan-FGFR):计划2022年内开展胆管癌的注册性试验;4. ICP-723(NTRK):2022年内在国内开展针对NTRK融合实体瘤的注册性试验;5.ICP-189(SHP2):公布临床I期试验结果;6. ICP-322(TYK2-JH1):公布特应性皮炎II期实验结果;7. ICP-488(TYK2-JH2):完成临床I期试验;8.资本市场:在科创板上市。
  ▍风险因素:1.公司药品的研发及上市速度不及预期或者研发失败风险;2.公司药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3.公司产品未能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风险;4.政策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奥布替尼纳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新适应症积极拓展,将推动奥布替尼增大患者覆盖面,未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且奥布替尼在自免领域拥有FIC潜力,空间巨大。多款药物在血液瘤、实体瘤和自免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不断完善公司适应症布局。公司继续推进研发创新靶点新药,助力拓宽公司管线厚度不管扩宽,市场空间广阔且竞争优势明显。结合公司2022年中报,调整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10.98亿/-5.26亿元(原预测为-11.60亿/-4.50亿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2.06亿元。使用绝对估值法通过DCF模型计算公司合理股权价值为286.81亿港元(WACC值为11.82%,股票beta值为1.3,风险溢价为9.00%),维持目标价19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