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

上传日期:2022-08-22 16:16:24 / 研报作者:陈雯李滢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pdf
大小:53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

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
文本预览:

《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联证券-飞亚达-000026-点评报告:多重压力导致业绩短期承压,精密科技业务取得较大突破-22082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关键要素: 
  2022年8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21.84亿元(YoY-21.38%),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YoY-39.76%),扣非归母净利润1.3亿元(YoY-41.94%)。其中,Q2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YoY-27.83%),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YoY-52.88%),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YoY-58.42%)。
  投资要点: 
  全球局势动荡叠加疫情导致业绩短期承压,未来看好公司业绩稳定发展。2022年上半年,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疫情反复,多重压力下消费市场相对低迷。2022H1公司手表品牌业务营收4.06亿,同比下降25.1%;手表零售服务业务营收16.25亿,同比下降22.47%;精密科技业务营收0.85亿,同比增长43%;租赁业务营收0.62亿,同比下降16.94%。由于市场环境仍然严峻,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凭借自身优势改善经营现状。公司在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前提下,坚持“防守反击”的经营策略,严控各项成本费用,积极把握各项经营反击点,经营业绩在3月以来的疫情持续冲击下逐渐向好,二季度单月收入实现环比持续提升,至6月实现单月收入同比正增长。
  毛利率受业务结构调整略微下降,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2022H1实现毛利率37.09%,同比下降0.33pcts,主因毛利率较低的精密科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较高的手表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但手表业务/精密科技业务毛利率均有所提高,毛利率分别为36.83%/16.37%,同比增长0.10%/1.22%。销售/管理费用率为21.88%/5.35%,与去年H1相比分别有1.66pcts/0.98pcts的增长,销售、管理费用虽有所减少,但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自有品牌围绕航空航天布局,持续推动品牌定位升级。公司确立“以航空航天表为特色的高品质中国手表品牌”的定位,打造“以国为内核,以潮为形式”的产品系列矩阵,围绕“航空航天”、“四叶草”、“印”等核心系列加大资源投放,并结合航空航天相关事件、话题在“小红书”、“抖音”、“得物”等新媒体渠道进一步开展整合营销活动,“航空航天”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超五倍,助力品牌平均客单价显著提升及品牌形象年轻化。
  精密科技业务市场开发及重点项目取得突破,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2H1公司精密科技业务继续强化光通讯、激光器领域相关合作,着力打造匹配复杂高精度航空航天产品的技术团队,提升高精度产品加工能力,同时进一步挖掘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领域新客户,部分重点项目取得突破,精密科技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此外,公司继续实施软件优化,提升产品与技术能力,智能穿戴业务推进实体化运作,自营电商渠道收入稳定增长。
  渠道高质量发展,渠道结构进一步优化。2022H1公司继续优化终端门店形象,推出首家航空航天主题门店,另推进购物中心进驻,新开12家购物中心门店。亨吉利持续推进现有渠道改造升级及中高端渠道拓展,提升中高端渠道占比,在上海、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地新开11家门店。此外公司继续探索与历峰集团开设高端集合门店TimeVallée等创新合作模式,并积极尝试与汽车、证券、银行等开展跨界活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动荡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2022H1业绩有所下滑,但长期来看,公司有望根据市场情况凭借自身优势改善经营现状。此外,精密科技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未来发展也值得期待。我们下调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24/3.60亿元(调整前为4.56/5.28/5.86亿元),同比分别-33%/+26%/+11%,EPS分别为0.61/0.76/0.85元,8月19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7/13/12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市场风险、疫情风险、回流不及预期风险、自有品牌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