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2年中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高速发展,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20822

《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2年中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高速发展,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2082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和而泰-002402-2022年中报点评:汽车与储能业务高速发展,盈利能力环比改善-22082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H1实现收入28.83亿元,同比+1.02%;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26.96%。上半年,公司在局部疫情反复冲击下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电子和T/R芯片业务加速拓展,接力增长动能。储能业务实现突破,未来可期。此外,2022Q2供应链扰动开始缓解,公司毛利率环比显著提升、库存下降、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8月,公司公告董事长拟全额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此举充分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控制器龙头,传统控制器业务优势显著、后续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汽车与储能业务加速拓展,T/R芯片业务长期趋势向好,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宏观因素冲击减弱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给予公司2023E 25x PE,目标价26元,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3亿元,同比+1.02%;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26.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23.32%。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4.02%,环比+32.41%;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22.58%,环比+82.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9.39%,环比+119.30%;
▍公司在局部疫情反复冲击下实现正增长。2022H1,国内局部疫情反复工厂封控和物流受阻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2022Q1深圳疫情导致公司接近两周时间无法全面生产。同时,上海局部疫情又使得物料运输受阻,出现工厂停工待货的情况,产能利用率下降。在此情况下,公司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持续与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紧密合作,并充分发挥全球化产能布局的优势,保证产品交付,实现收入正增长。
▍汽车电子与T/R芯片高速发展,储能智控未来可期。
①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接力增长动能。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75.54%。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聚焦车身控制器同时研发布局车身热管理域控制器,目前已经和博格华纳、尼德科等国际知名Tier1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内主要与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整车厂合作。2021年比亚迪新款车型海豹便搭载了公司研发设计的EC光感天幕,同时公司还为比亚迪提供BMS控制产品。公司2021年年末汽车电子在手订单超80亿元,为未来3-5年业绩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②储能业务实现突破,未来可期。2022H1,公司首次披露储能业务收入,实现营收2218万元。公司依托在控制器行业多年经验,战略布局储能BMS与PCS,目前已有产品进行批量交付,第三增长曲线逐渐明晰;
③星载/地面产品驱动T/R芯片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微波毫米波模拟相控阵T/R芯片业务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42.65%。在星载领域,公司多个项目按计划交付,星载芯片收入5152万元,同比+51.57%;地面领域,公司产品加速放量,实现收入5690万元,同比+65.89%。星载+地面领域产品收入占比94.75%,驱动T/R芯片业务快速增长。
④传统业务受下游需求回落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电动工具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8.02/3.68/3.87亿元,同比+0.96%/1.38%/-24.88%,受下游需求回落影响较大。
▍Q2供应链扰动开始缓解,盈利能力改善明显。受益于供应链缓解:2022Q2,公司实现毛利率20.01%,同比-0.82pct,环比+3.03pcts,毛利率环比显著改善。同时,2022年年中公司存货为17.18亿元,较年初下降0.94%;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07亿元,同比/环比大幅增长535%/437%,现金流显著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率9.50%,同比-2.53pcts,环比+3.27pcts,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董事长拟全额认购非公开发行,充分彰显发展信心。2022年8月2日,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公司董事长刘建伟发行股票并募集资金6.5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汽车电子全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数智储能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目前已经和多家国际知名Tier1和国内新势力整车厂达成战略合作,业务加速拓展、收入高速增长。同时,公司战略布局储能控制业务,研发BMS、PCS产品,目前已有订单完成批量交付。此次非公开发行安排彰显公司董事长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有利于公司加速推进汽车电子业务与储能控制业务,形成第二/第三条增长曲线,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因素:上游原材料涨幅和持续时间超预期;全球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物联网产业进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非公开发行事项的不确定性风险等。
▍投资建议。报告期内,公司在局部疫情反复冲击下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电子和T/R芯片业务加速拓展,接力增长动能。储能业务实现突破,未来可期。此外,2022Q2供应链扰动开始缓解,公司毛利率环比显著提升、库存下降、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8月公司公告董事长拟全额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此举充分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控制器龙头,传统控制器业务优势显著、后续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汽车电子、储能业务加速拓展,T/R芯片业务长期趋势向好,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宏观因素冲击减弱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基于此,我们维持2022-2024年收入预测73.45/95.37/121.44亿元,同比+22.7%/29.8%/27.3%;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75/9.52/11.92亿元,同比+22.0%/41.1%/25,2%。参考拓邦股份、移远通信、广和通等物联网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估值(平均23E 25x PE),我们给予公司23E 25x PE,对应目标价26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