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渐次加码-220821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渐次加码-2208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渐次加码-22082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板块行情回顾:本周银行指数下跌0.88%,跑赢沪深300指数0.08pct,银行板块排名第22/30。个股表现上,除常熟(+1.7%)、平安(+1.5%)、中信(+0.9%)等表现相对较好,其余个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MLF利率“意外”下调10BP凸显“稳信用”诉求。上周初央行缩量续作6000亿到期的MLF,但“意外”下调了MLF与OMO政策利率10BP。这是在资金利率低位、债市杠杆高位情形下的方向性选择,具有较强信号意义,预示着资金市场利率一定时期内都将低位运行,极大的刺激了长端利率下行。MLF利率下调是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安排,通过向市场释放确定性信号,凸显了政策希望尽快扭转信用体系萎缩的现状,推动信贷恢复较好增长。另一方面,也间接表达了暂时较少关注杠杆交易、资金空转、通胀压力、Fed加息等内外部约束。
8月LPR报价降幅料适中,预估5Y-LPR降幅10BP。MLF利率下调后,预估8月LPR也将下调。根据8月18日国常会安排,要求“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在国常会层面提出“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尚属首次。对此我们理解如下:(1)根据LPR报价原理,LPR建立了MLF的直接联系但并非线性。LPR由“市场利率+央行引导”形成,本次MLF利率调降是政策利率改变,引导了长端市场利率下行,但对短端资金市场利率影响不大,对核心一般性存款利率几无影响。鉴于此,理论推导LPR有下调必要,但幅度不支持超过10BP。(2)当前个人消费信贷共55.5万亿,其中按揭贷款38.8万亿,占比7成。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应主要是指降低按揭贷款成本,那么在“央行引导”下,5Y-LPR利率将体现支持性意义。综合判断,8月即将报价的1Y-5YLPR均下调10BP,不排除受政策指引5YLPR降幅略高,但超过20BP的大幅下调概率小。
房地产融资“一揽子”支持性政策将渐次落地。7月份按揭贷款“断贷风波”以来,各地积极落实地方主体责任,但“保交楼”存在资金硬缺口也是不争的事实。为稳妥实施“保交楼、稳民生”,同时扭转居民购房信心不足、一手房销售下滑的情形,必然需要增量流动性(资金)进行注入。日前媒体相继报道了各类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包括:交易商协会推动部分民企中债增信全额担保债券发行,银保监会指导银行参与解决房企合理资金缺口,以及多部委推动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保交楼”等政策。对于下一阶段房地产融资形势,我们预判可能存在“一揽子”支持性举措。这主要是基于:第一,为完成“保交楼”任务,现阶段已有的各类政策对于填补资金缺口恐不足,政策强度需要再加码;第二,在销售恢复作为慢变量的情况下,需要妥善解决可能存在的一边“保交楼”、一边企业债务“暴雷”共存,导致化解风险难度增加的问题;第三,销售端恢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治本之策,因此不存在销售“保价”还是“保量”的选择,“三稳”同时需要资产价格稳定和市场销售稳定,故需求侧刺激性举措具有持续性。
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建议:近期银行股表现相对较弱,“稳增长”板块整体承压,房地产风险主导了银行股走势。从2Q的财报看,主流银行经营稳定,但也可观测到NIM继续收窄,营收端持续承压。随着8月LPR利率的下调,下半年乃至明年1Q银行业营收放缓问题都将有所表现,这就决定了银行强化负债管理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虽然NIM承压,但更具主导力量的方面在于,房地产融资修复有助于缓释风险,将带动银行股股价表现,尤其是对于前期因房地产问题出现明显下跌的银行而言,更是如此。
风险提示: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房地产风险形势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