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点评:规模稳步迈向30万亿,风险偏好小幅下降-220821

《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点评:规模稳步迈向30万亿,风险偏好小幅下降-2208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点评:规模稳步迈向30万亿,风险偏好小幅下降-22082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后的第一年,又恰逢年初市场波动一度显著加大了理财“破净”压力,市场对上半年理财运作情况较为关注。本文从银行理财市场格局、大类资产配置、个人投资者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净值化率升破95%,预计年内理财规模突破30万亿元。截至6月末,理财规模同比增长13.0%至29.15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规模占比65.7%),预计下半年理财规模超30万亿无虞。净值型占比环比1Q提升0.9pct至95.1%,存续老产品已不足1.5万亿元。净值化运作模式下,单只产品规模持续增大,理财公司单只产品平均规模为16.26亿元。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比升至93.8%,养老理财成为重要创新方向。资管新规落地实施以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内需规模及占比持续上升。截至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余额27.35万亿元(YoY +20.2%),占全部理财产品余额的93.8%。混合类产品(1.72万亿元)及权益类产品(795亿元)占比分别降至5.9%和0.27%。2022年以来,养老理财试点不断拓展。截至6月末,已有27只养老理财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资产配置:重仓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现金类理财资产端呈现新变化:
1)杠杆率同比下降1.92个百分点至108.82%,上半年各月末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由于杠杆率小幅下降,投资资产规模增速略低于理财产品规模增速;
2)理财投资组合主要配置债券类等标准化资产,信用债增加高评级标的配置力度。截至6月末,持有债券类资产21.58亿元(占比67.9%),其中,债券、同业存单大致4:1。从配置债券类别看,理财持有信用债15.29万亿,占总投资资产的48.1%;持有利率债1.65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5.2%。从评级来看,理财产品持有AA+及以上信用债规模13.01万亿元,占持有信用债总规模的85.1%,占比延续稳中有升态势。
3)现金管理类产品增配存款类资产,预计主要出于偏离度达标要求考虑。现金管理类产品资产配置具有较高流动性特征,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资产合计近6成。值得一提的是,存款类资产占比较2021年显著提升,其中,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提升5.0pct至18.1%,同业存单占比提升5.3pct至39.2%。预计主要是随着《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现金管理类理财通过配置更多存款类产品,使用成本法估值,进而更好的平滑收益波动、控制偏离度。
客户行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机构选择更加多元。1)理财投资者群体持续扩大。随着理财投资门槛金额的降低、理财代销渠道的拓展,理财客户数持续增长,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9145.40万个,较年初增长12.5%,其中个人投资者9062万人,占比99.1%。2)客户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截至6月末,个人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二级(稳健型)为主,占比持续升至35.5%。受上半年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理财“破净”更为普遍等因素影响,理财投资者整体投资风格更趋于保守。3)整体来看,绝大多数理财投资者仍选择投资于1家理财机构,但理财产品分布集中程度略有下降,持有3家及以上机构的投资者占比逐步小幅抬升,可能由于代销渠道的扩展,提升了理财产品的客户触达能力。
风险分析:1)破净压力存在再度加大可能,2)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