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小米集团~W-1810.HK-2022二季报点评:消费需求疲弱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机器人进展-220820

《东吴证券-小米集团~W-1810.HK-2022二季报点评:消费需求疲弱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机器人进展-22082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小米集团~W-1810.HK-2022二季报点评:消费需求疲弱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机器人进展-22082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2Q2,小米集团总收入人民币701.7亿元,同比下降20.1%;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0.8亿元,同比下降67.1%。营收、利润继续承压。
手机持续下修,期待Q3回暖。根据Canalys数据,2022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9%,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意愿大幅下降。2022Q2公司手机业务营收为423亿元,同比下降28.5%;出货量为39.1百万部,同比减少26.2%。由于618电商促销,公司手机ASP出现同比倒退,由2021Q2的1116.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至1081.7元;22Q2手机毛利率也同步降至8.7%。考虑到公司库存逐渐消化,下半年的“双十一”旺季有望拉动部分消费需求,Q2可能为业绩低点。
IoT业务与手机趋同,需求不足的影响超预期。2022Q2,公司IoT业务营收198亿元,同比减少4.5%。欧洲等地冲突的影响,使得需求持续萎靡。公司依靠在大陆的冰箱及空调出货量增长,做一定的对冲。毛利率方面,同样承压,期待下半年企稳回升。
海外互联网业务保持韧性,重视境外运营商渠道建设。2022Q2,公司互联网收入70亿元,同比下降1%。广告、游戏业务均实现个位数的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活跃用户数提升及粘性增强。公司重视境外渠道建设,欧洲、拉丁美洲地区运营商渠道市场份额均有提升。
立足远期投研发,关注自动驾驶及机器人进展。公司于8月11日更新了造车的进展,雷军演讲中提到,目标“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同时释放自动驾驶测试视频,覆盖泊车、高速及城市三大场景。我们看好造车成为公司第二曲线。此外,公司推出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造价成本60-70万人民币,对标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彰显产业长期发展方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需求不振超预期,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EPS0.6/0.8/0.9元下调为0.5/0.6/0.8元。对应PE分别为19.1/15.6/12.8倍(取2022年8月19日汇率,港币/人民币=0.87)。考虑到手机端市场预期已极度悲观,公司高端化持续推进、互联网业务持续发展、造车有望提供远期增长动能,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疫情严重程度超预期,技术升级风险,贸易战风险,港股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