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

上传日期:2022-08-18 21:33:27 / 研报作者:华鹏伟林劼张志强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pdf
大小:37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

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通威股份-600438-2022年中报点评:硅料量利齐升,TOPCon加速落地-2208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受硅料供不应求拉动,公司上半年多晶硅量价大幅提升;同时电池片供应趋紧,叠加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盈利稳步修复。基于硅料价格涨幅超预期,上调公司2022-24年EPS预测至5.63/4.74/4.86元,现价对应PE为10/12/11倍;给予公司目标价62元(对应2023年13倍PE),维持“买入”评级。
  ▍硅料量价大幅提升,业绩实现显著增长。公司2022H1实现营业收入603.39亿元(+127.2% YoY),归母净利润122.24亿元(+312.2% YoY),处于业绩预告区间中枢;其中Q2实现营收356.54亿元(+123.6% YoY,+44.4% QoQ),归母净利润70.29亿元(+231.8% YoY,+35.3% QoQ)。公司业绩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硅料行业供应紧缺下迎来量价大幅提升。
  ▍硅料盈利持续高位,规模、成本、品质优势强化。得益于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新产能释放,公司2022H1硅料产量增至10.73万吨(+112.2%YoY),产能利用率达119.3%,国内市占率达29.4%,且单晶率保持99%以上,N型硅料质量全面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预计公司硅料全年产量将达20万吨左右。
  2022H1公司硅料单位平均综合电耗、蒸汽消耗、硅粉消耗同比分别下降13%、63%、4%,在硅料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其Q2单吨盈利接近14万元;下半年硅料供应紧张格局难有明显缓解,预计高盈利仍将持续。公司目前硅料产能达23万吨,与隆基、美科、高景、宇泽、双良等下游企业新签硅料长单购销合约,保障产品销售稳定;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产能进一步扩张,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已取得指标批复,公司预计2023H2将建成投产,届时产能将增至35万吨以上,且进一步规划包头三期、保山二期各20万吨硅料产能,目标在2024年内将产能增至近80万吨。随着公司产能规模、成本、品质持续优化,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
  ▍电池片盈利修复,加快N型技术量产扩张。公司2022H1电池组件销量达21.79GW(+54.6% YoY),大尺寸占比超75%,产能利用率、转换效率、良品率、非硅成本等核心指标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其中PERC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0%,在大尺寸高效电池片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实现明显修复。目前公司电池片产能达54GW,随着金堂二期8GW、眉山三期8.5GW项目下半年建成投产,年底前总产能将超70GW,且大尺寸产能占比将超90%。公司积极推动TOPCon技术量产,目前主要采用210 PECVD多晶硅沉积技术路线,平均转换效率超24.7%,组件功率达690W,8.5GWTOPCon产线规划年底前投产。
  同时,公司HJT电池最高效率已达25.67%,替代银的金属化技术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并全面展开对全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电池等技术研究和开发。
  ▍“渔光一体”电站持续扩张,收购资产并表推动饲料业务加速增长。截至2022H1,公司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51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3.12GW,其中2022H1新建并网规模433.38MW(+34% YoY),结算发电量19.16亿度,我们预计全年新建规模将达1GW。此外,2022H1公司饲料及产业链业务收入达143.82亿元(+61.3% YoY),实现饲料销量323.34万吨(+49.3% YoY),业务大幅增长一方面主要得益于2021年收购天邦股份旗下饲料等业务的并表贡献,另一方面得益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规模和质量优势。
  ▍风险因素:光伏产业链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基于硅料价格超预期上涨,我们上调公司2022-24年净利润预测至253.5/213.5/218.6亿元(原预测值为170.7/151.2/161.3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5.63/4.74/4.86元,现价对应PE为10/12/11倍。按照当前行业可比公司(大全能源、特变电工、钧达股份)2023年平均PE约13倍,给予公司目标价62元(原目标价60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