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8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711

《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8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7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泰周期·大宗指南第28期:周期品周度运行变化-210711(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钢铁:钢市处于供应收缩vs需求收缩的博弈过程,近期不少地区和钢企接到全年产量不增的指示,如果要实现全国产量不增,下半年减产幅度须达到10-15%,可能超过需求回落幅度,因此短期市场重燃乐观预期,钢价和吨钢盈利反弹,但最终落实情况有待观察。 限产和需求收缩对上游原料理论上不利,但钢市乐观后也会影响上游,原料仍处于高位震荡状态,尚未明显回调。 周五降准政策出台,是需求周期见顶的确认信号。 回顾历史,2010年后的3轮经济周期调整(2011-2012、2014-2015、2018-2019),都伴随着降准/降息过程,首次降准/降息时点一般出现在经济见顶后2个季度左右,分别为2011年12月、2014年11月、2018年4月。 此轮周期高点我们认为在2021年Q2,降准确认周期见顶回落,而与历史经验相比,此轮降准时点更为靠前。 依据前3轮周期调整的经验,首次降准/降息离周期见底一般3-5个季度,详细分析见报告《国债利率见顶下行的含义》2021/7/10。 在限产预期和中报预喜的情况下,钢铁股短期或仍存超跌反弹的交易性机会,但需求周期见顶后中长期逻辑偏弱。 建议从成长型新材料类行业中寻找机会,关注甬金股份、广大特材、抚顺特钢、永兴材料、久立特材等。 煤炭:动力煤:本周秦港山西产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982.5元/吨,周环比上升10元/吨。 供给方面,七一后三西地区煤矿逐步恢复正常,目前大矿保供应发运稳定,中小矿表示下游观望客户较多,拉运积极性不高,坑口价格表现偏弱。 需求方面,七一后下游部分企业陆续恢复正常,沿海电厂煤炭日耗有所增加,可用天数依然不高,南方出梅后可能会有阶段性高温,电厂日耗将继续提升,终端仍有补库需求,对煤价形成支撑。 由于成本倒挂因素,煤炭发往港口的积极性偏弱,北方港口库存环比下降,叠加近期国际动力煤价格不断上涨(纽卡斯尔动力煤价收于144.38美元/吨,创10年来新高),预计煤价高位有支撑。 焦煤:本周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2300元/吨,周环比上涨110元/吨。 七一过后,之前停产的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煤矿陆续恢复生产,但恢复至停产前的开工高点仍需时间。 进口方面,蒙古疫情有所好转甘其毛都口岸原计划7月6日恢复通关,实际本周仅通关1日,进口仍受限。 七一过后,下游焦化开工率有所回升,下游需求快速恢复,我们认为焦煤供应预计维持偏紧局面,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焦炭:本周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2720元/吨,周环比持平。 七一之后,焦企及钢厂开工率均有所回升,钢厂及焦化厂的焦炭库存有所上升,考虑下游钢企限产政策加码,需求端有所承压,焦炭价格有所承压,考虑焦炭上游焦煤价格支撑,以及焦炭自身环保压力较大,预计焦炭价格小幅调整为主。 投资策略:当前时点来看,旺季到来煤价处于易涨难跌状态,大幅回调的风险小,煤企陆续公布业绩预告(H1陕煤业绩增长60%-70%,昊华能源增长515.91%至590.24%,开滦股份增长95.33%到113.31%),符合或好于预期,继续看好板块的投资机会。 中长期来看,煤炭行业进入供应短缺时代,需求依然能保持小幅正增长,供需错配可能是“十四五”期间经常发生的事情,动力煤价有望维持在高位,行业盈利有望保持高水平,持续看好煤炭行业投资机会。 动力煤股建议关注:华阳股份、兖州煤业、中煤能源、陕西煤业、中国神华;冶金煤股建议关注: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盘江股份、平煤股份。 焦炭股建议关注:金能科技、开滦股份、中国旭阳集团、陕西黑猫。 有色:锂电上游材料全面上涨。 1)小金属方面,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上游能源金属价格整体淡季不淡,稀土、钴锂等反季节性上涨:①高镍趋势下氢氧化锂需求快速走强,电池级氢氧化锂持续上涨,本周上涨1.0%;②原料进口数据环比下降明显,钴价回升,本周MB钴(标准级)回升6.9%;③稀土供给平稳,下游消化自有库存应对前期价格上涨,但下游库存已降至周期底部,终端订单支撑有力,稀土价格企稳回升,本周氧化镨钕较上周回升12.9%。 2)中国央行确定7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叠加前期美联储安抚市场,流动性收紧预期减弱,基本金属及贵金属整体回升,但下游淡季逐步展开,美国地产开工数据连续两月低预期,需求的周期性及季节性的双重拐点下,基本金属基本面上的支撑力度可能还将继续弱化:①基本金属,LME铝、铜本周涨跌幅分别为1.2%、-2.5%;②本周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由-0.89→-0.91%,下降2个BP,COMEX黄金收于1810.6美元/盎司,环比上涨1.53%。 建材:近期水泥和品牌建材板块均出现明显回调,我们认为主要是市场对地产需求走弱的担忧有所升温,但考虑到水泥龙头市值均已低于重置成本、品牌建材估值水平偏低,当前位置我们建议乐观一些。 行业层面,我们认为竣工端强于开工端。 细分来讲,自身行业龙头市占率较低或有品类扩张逻辑的龙头值得重点关注,即便是行业整体需求承压,龙头抗周期性将明显好于行业。 防水、涂料行业是长期需求空间大且龙头易构筑较强竞争壁垒的细分子行业,重点推荐。 防水目前格局相对更清晰,且龙头已进行品类扩张。 涂料行业C端具备强品牌和渠道力,龙头企业已通过B端反哺,我们认为将持续深化。 行业一线龙头东方雨虹、三棵树我们持续重点推荐。 五金行业我们持续推荐坚朗五金,坚朗最核心的优势在于:直销渠道、信息化建设致综合供应能力和服务优势明显;未来看:复用渠道实现“轻资产”品类扩张,打造平台化、集成化龙头。 短期来讲,我们也推荐中期成长性较强但短期估值偏低的北新建材(石膏板结构改善+龙骨防水拓展)、科顺股份、永高股份(看销售和管理改善,估值性价比高)、伟星新材(看防水净水等业务拓展)、东鹏控股、蒙娜丽莎(瓷砖龙头集中度最低,行业龙头均有机会)、亚士创能,建议关注中国联塑、凯伦股份。 1)玻璃价格持续上涨,库存出现小幅降低:本周末全国建筑用白玻平均价格为2805元,环比上周+29元,同比去年+1275元。 周末玻璃产能利用率为73.7%,环比上周+0.91%,同比去年+5.44%;本周末在产玻璃产能为101772万重箱,环比上周增加1260万重箱,同比去年增加8970万重箱。 周末行业库存2541万重箱,环比上周减少50万重箱,同比去年减少2324万重箱。 本周玻璃现货市场总体走势尚可,市场成交情绪环比继续改善,厂家库存也由升转降。 同时现货市场成交价格环比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以提振市场信心为主。 除平板玻璃外,龙头企业持续拓展光伏、药用、电子等新品类,持续重点推荐旗滨集团,建议关注南玻A、信义玻璃、洛阳玻璃等。 2)玻纤:受前期新增产能影响,缠绕直接纱供应量加大,本周无碱池窑粗纱市场价格稍有下调。 合股纱类部分产品货源仍紧俏,然多数产品产销较前期稍有放缓。 电子纱市场各厂报价基本走稳,流通量有限。 无碱池窑粗纱厂家价格趋于平稳。 短期来看供应端暂无明显增加。 需求端,各厂大户需求支撑仍存。 电子纱短市报稳,产销仍可维持。 后期电子纱价格或大概率维稳。 玻纤长期成长性更佳,短期虽有供给扰动,但相比历史幅度更小(新建壁垒提升),我们预计供需韧性或超预期,龙头具备成本、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且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将一定程度上对冲。 受地产调控政策和去年拿地走弱的影响,预计开工端短期内难有起色;而竣工端在“新开工和竣工剪刀差修复”+信贷收紧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修复。 周期性,玻纤行业龙头不管是从市占率提升还是从成本持续下降角度,竞争力均明显增强,我们预计下一轮底部龙头盈利较历史有望大幅提升。 推荐中国巨石、长海股份、中材科技、山东玻纤。 3)水泥价格持续下行,整体需求仍旧偏弱:本周水泥市场价格环比继续出现回落,跌幅为1.9%,全国水泥均价428元/吨(环比-8,同比-5),水泥价格普遍出现回落,幅度10-40元/吨。 全国库容比64.56%,环比上周+0.6pct,同比-2.4pct。 本周出货率为66.2%,环比+4.2pct,同比-6pct。 7月初,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环比略有改善,但整体表现依旧偏弱。 下游搅拌站和部分工程项目出现资金短缺,开工率恢复较慢,对水泥需求拉动不足。 我们认为,目前水泥价格基本处于筑底阶段,预计后续随着需求恢复,整体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当前市值已隐含较多悲观预期,看好低估值水泥板块的修复机会。 重点推荐海螺水泥、天山股份、有自身alpha的华新水泥(海外水泥+骨料、混凝土等)、塔牌集团,建议关注上峰水泥、中国建材等。 4)其他低估板块:持续重点推荐耐火材料龙头北京利尔和国内混凝土减水剂行业龙头苏博特。 5)新材料领域持续推荐需求集中在军工、半导体、光伏等长期成长性强的行业,且自身具备较强技术和成本优势的龙头菲利华,石英股份(收入拐点已现,2021年半导体及高纯石英砂业务板块景气周期+产能放量共振,半导体资质认证通过)。 化工:原油中期存回暖预期,建议关注海油工程。 传统大宗仍在寻底,龙头价值穿越周期。 受经济周期及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化工行业中传统大宗产品处于下行趋势之中。 作为化工行业主体,2021年4月份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PPI当月同比上升17.50%,连续4个月为正。 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周期下行期,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 新材料:积极拥抱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 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 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导致需求承压;供给端压力持续增加。 政策调控力度过大;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油价格、金价波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2B端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