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

上传日期:2022-08-17 21:02:59 / 研报作者:徐涛梁楠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pdf
大小:26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

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韦尔股份-603501-2022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静待H2逐步改善-2208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0.72亿元,同比-11.1%;实现归母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26.2%。短期看,消费电子业务阶段承压,终端手机库存仍处于高位,三季度仍需观察去库存情况;长期看,作为图像传感器龙头,公司持续扩张应用领域与品类,后续新一代手机用高阶传感器、汽车电子多品类产品、OLED驱动及中大尺寸驱动业务有望带动公司成长。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3/2024年EPS预测为3.63/5.04/6.44元,维持“买入”评级。
  ▍受到国内局部疫情反复、消费电子需求疲弱影响,公司业绩阶段承压。公司2022H1实现收入110.72亿元,同比-11.1%;实现归母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26.2%。分业务看,1)图像传感器业务:2022H1实现营收72.98亿元,同比-21.0%,其中手机业务收入32亿元(占比29%,2021年收入97亿元),汽车业务收入16亿元(占比15%,2021年收入24亿元),安防业务收入12.5亿元(占比11%,2021年收入31亿元),其他领域传感器收入12.5亿元(占比11%,2021年收入18.7亿元),上半年手机、安防业务整体承压,汽车业务保持相对快速成长。2)触控显示业务:2022H1实现收入11.88亿元,同比+88.0%,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产能进一步释放,然驱动芯片盈利能力或有所下降,2022H1子公司新传净利率约38%,相比2022年下降约7pcts。;3)其他业务:2022H1公司模拟解决方案实现收入6.20亿元,同比-9.3%;分销业务实现收入19.25亿元,同比+4.0%;4)非经收益:2022H1同比+195%达8.18亿元,主要因公司处置射频芯片及通信芯片业务股权获得资产处置收益10.92亿元。分季度看,公司2022Q1/Q2分别实现营收55.38/55.33亿元,同比-10.8%/-1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02/5.49亿元,分别同比-4.4%/-46.3%。
  ▍2022Q2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库存相对Q1末仍有提升,期待后续逐步回落。
  2022H1公司毛利率达34.3%,同比+1.2pcts,整体来看是相对高毛利的触控显示、汽车等业务占比提升所致;22Q1/Q2毛利率分别达到35.3%/33.3%,Q2环比下滑我们认为主要系手机cis、驱动芯片毛利率波动所致。费用端而言,2022H1研发费用为11.56亿元,同比+14.9%,研发费用率同比+2.4pcts至10.4%;此外管理+销售+财务费用率同比+1.77pcts至8.21%,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约1pct。费用率抬升导致公司2022H1扣非归母净利率同比-3pcts至13%。同时公司库存仍有上升,截至22Q1/Q2末,公司存货分别达104.7/126.4亿元,Q2环比+20.8%,一方面系智能手机需求较弱,下游客户主要以去库存为主,另一方面公司在手机产品端逐步转换代工平台,亦有相应的保障性备货措施。展望后续,公司将降低库存提升资产流转作为首要目标,随着下半年需求如预期逐步好转,库存水位或逐步回落。
  ▍3+N策略致力于应用与品类扩张,中短期驱动业务+汽车业务放量,中长期成为面向智能终端的平台型模拟公司。2022H1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占比66%)、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占比11%)、模拟解决方案(6%),基于三大业务板块,公司亦外延拓展MCU、Serdes、LCOS、MOSFET等多产品线。1)图像传感器业务:手机领域,持续开拓50/64/108/200MP等高阶产品,并通过转换代工平台降低成本,同时0.7/0.61/0.56微米等小像素产品线亦有助于提升公司差异化竞争力。汽车领域,智能化趋势明确,公司当前在环视市场市占率较高,并持续推出3MP/5MP/8MP等新产品,导入新势力及传统车企的新车型,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ARVR方面,公司自建12英寸的LCOS晶圆级液晶盒自动化封装生产线,基于LCOS的ARHUD有望在2022年获得定点,有望在2023年贡献增量收入。(2)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公司开发FHD及HD相关产品,进一步导入品牌终端,2022H1收购思睿博部分股权布局中大尺寸DDIC,并且亦在推进OLEDDDIC量产,进一步完善驱动芯片产品线。(3)模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射频器件、MCU、IGBT等,后续将逐步在消费电子基础上,加大汽车、安防、工业领域布局。
  ▍风险因素:图像传感器市场竞争加剧;局部疫情反复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代工厂产能短缺等。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图像传感器龙头企业,手机cis业务持续扩展高阶产品,提升市场份额,中期看驱动业务+汽车业务逐步放量,长期有望成为国内领先的平台型模拟公司。由于上半年手机业务疲弱,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3.63/5.04/6.44元(对应股本转增前为4.91/6.80/8.70元,原预测为6.33/8.44/10.53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水平,过去两年PE-Band中枢为72倍,由于2022H1业务阶段承压,我们基于审慎原则给予公司2022年目标PE=50倍,对应目标价182元(原为316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